新鄉非遺:衛輝比干祭典
2013/8/29 10:19:57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比干祭典,已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國神比干是中華民族婦孺皆知的忠貞梗直的高尚人物,對他的高潔人品,人皆有“高山仰止”之慨;對他的悲慘遭遇,人皆有“替身以欲其生”之心。他為歷代有為帝王祭祀和敕封,為歷代文人竭力贊頌,他在民間傳說、通俗藝術中被民眾塑造成圣潔無暇的完人楷模,公正的賜予者、萬民的護佑者。多年來,以祭祀比干為中心宗旨的,群眾性、大型綜合性文化活動,持續不斷,影響深遠。加之比干為7000萬之眾的林姓太始祖,而林姓后裔在海外僑界的勢威聲隆,衛輝市比干廟的“比干祭典”也綿延不絕、規模日隆的。
衛輝是歷史名城,是商朝少師比干的葬瑩之地。比干是商朝殷紂王的叔父,他屢次強諫紂王廉政,最終被紂王剖心而亡。是我國記載的第一位愛國忠臣,為歷代帝王和民眾推崇。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歷代皇帝、名公前來比干廟瞻謁憑吊,使得比干廟規模越來越大形成了我國廟墓合一的建筑經典之作。
唐太宗在以太牢之禮祭祀后并刻石立下規制之后,比干祭典逐漸演化成為一種民間傳統習俗,香火鼎盛,聞名海內外。
千百年來當地乃至全國不僅把比干視作國家忠義之臣,而且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代表,因此而衍生出了一系列的民風民俗及節慶活動。“比干祭典”實際上是歷史上一種信仰的文化積淀,對研究中華民族的民族性具有深刻的歷史價值和學術價值。
史載,比干被紂王剖心后,其夫人避難于衛輝山區,生子堅。周武王感念比干忠烈,封比干墓,賜比干之子堅為林姓。衛輝市為比干的塋葬地,也是林堅的出生地,故衛輝市有“天下林氏根”之說。
衛輝比干廟作為林氏的故土祖庭,成為海內外林氏魂牽夢縈、頂禮膜拜的圣地。自1992年起,衛輝市共舉辦過13屆比干誕辰紀念活動,先后有29個國家和地區的比干后裔和華人華僑十余萬人、幾百個團體紛紛前來尋根謁祖。【原標題:新鄉非遺:衛輝比干祭典】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商都文化 2011-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