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振蒿(1881年~1953年),號乾坤,是沁陽市王曲鄉馬坡村(現屬太行辦事處)人,馬坡八卦掌的第二代傳人,傅式太極拳的創始人,中國近代頗有名望的武術家。
公元1900年,八卦掌宗師董海川的關門弟子賈鳳鳴(北京名盛鏢局鏢師)在河內縣(今沁陽市)馬坡村設場傳藝,在繼承八卦掌精髓的基礎上,將道家養生、健身、防身術與八卦掌融會貫通,博采眾長,創立獨具特色的“馬坡八卦掌”。賈鳳鳴傳授武藝,培養了一大批武術人才。傅振蒿是其中武功最為出類拔萃的一位。
據馬坡八卦掌的第三代傳人李瑄介紹,賈鳳鳴在馬坡村設場授拳時,家境貧寒的傅振蒿想學武而又無錢繳學費,只得每天晚上到村東大廟武場偷學練武,曾幾次被趕出,但他每晚必至。他這種頑強好學的精神,感動了賈老師,允許他免費進場學習。從師9年,傅振蒿練就一手耍太極球絕技,雙手將10公斤重的石球拋起兩米多高,然后以胸接住并彈回,再用手接住。走八卦步時他能用兩手將兩個石球同時旋轉,如走盤之珠。他學成武術之后,經常打抱不平、除惡揚善,鄉親們夸他是“有功夫的勇士”。
其時,陳式太極拳一代宗師陳延熙也應邀到馬坡村授拳,傅振蒿深得延熙公之真傳,精通各種器械,太極槍、太極劍尤有獨到之處,演練起來,堪稱人劍合一,人槍合一,傅振蒿不僅藝從延熙公,更得德于公,極重忠、孝、仁、義,深為武林同道贊譽。在陳延熙大師的調教下,傅振蒿功夫更上一層樓,終成一代大師,人稱“國術圣人”。
1920年,傅振蒿棄農從軍,在張作霖部下當兵。此間,他在一次大型武術表演中,先后表演了虎拳、連環掌、八卦旋風刀和八卦四面大槍,整個表演矯健威武,如龍如虎,深得旅長李景林的賞識,遂讓其擔任了武術連連長。 1926年,張作霖把武術連調往北平大帥府擔任衛隊,并讓傅振蒿任衛隊長。翌年,傅振蒿請長假離開軍隊,與北京的孫祿堂、楊澄甫、李文書、霍殿閣等武術家共同切磋技藝,精研中華武術。
1928年,南京中央國術館成立,傅振蒿被聘為八卦掌總教師。當年10月,時任廣東省主席的李濟深在南京觀看了由中央國術館組織的第一屆武術國考后,深感武術對于民族強盛的重要性,遂向省府提議成立兩廣國術館。1929年,兩廣國術館在廣州成立,傅振蒿、萬籟聲(湖北鄂州人)、李先五(南海人)、顧汝章(江蘇阜寧人)、王少周(河南沁陽人)等五位北派拳術名師應邀赴廣州任教。(即廣東武林所稱的“五虎下江南”。)兩廣國術館不僅為廣東培訓了無數人才,更使少林拳、太極拳、八卦掌、查拳等北派拳術得以傳入廣東,生根開花。這是廣東近代武術史上繼廣東精武會成立之后的又一次較具規模的北拳南傳和南北拳術交流。
1929年,中央國術館再次在南京舉辦全國國術考試。預賽時,來自四川的一名姓王的選手,以勇猛異常的沖鋒拳一口氣連勝23名選手。這時傅振蒿挺身而出,上臺應戰,先以龍形八卦推手攻守法對付對方,后以“老僧披衣”之式將對方推出一丈八尺遠,摔下擂臺。從此,傅振蒿在武術界威名大振,當時《大公報》編印的《國術名人錄》中,將傅振蒿譽為“虎將”。
1929年 5月國民黨內部紛爭,李濟深被蔣介石囚禁于南京湯山,由第八路軍總指揮陳濟棠主持粵政。5月底,陳濟棠以開支浩繁(月支4500元)為由,下令解散兩廣國術館,所有教員及工作人員均被遣散。兩廣國術館解散后,幾位北派名拳師仍然繼續留在廣東傳藝。李先五被廣東精武會聘為教務主任,顧汝章、王少周組織了廣州國術社。傅振蒿更是一直留在廣州授徒,直到解放初期去世。
兩廣國術館解散后,傅振蒿創辦了廣東太極聯誼社,生徒眾多,廣州有名的老拳師梁日初、馬日清、王洪、翟榮基和擔任過肇慶市武協主席的林朝珍以及香港八卦掌名師孫寶剛等都是傅振蒿的門徒。1929年的一天,在廣州市大新公司天臺,一群賓客觀看太極聯誼社眾師徒的武術表演。輪到內家拳大師傅振蒿出場,他表演的龍形八卦掌,上下盤旋,左右穿掛,進坦相關,攻守兼顧,宛若游龍,令觀眾如癡如醉。最后,傅振蒿雙足立定,運起內功,手隨意轉,每一吸氣腹部呱呱作響。接著將十多公斤重的石球拋向高空,下跌時以胸腹承接,再反彈空中,可見其內功之深厚。
建國后,傅振蒿得到黨和人民的關懷和尊重,在1950年廣州舉行的第一屆體育運動會上,傅振蒿被選為表演委員,他和葉劍英、方方、朱光等廣東省和廣州市的領導同志一起觀看比賽。
1953 年4月26日晚上,傅振蒿應邀到廣州嶺南文物宮(現廣州文化公園)進行表演。他雖年逾古稀,但仍神采奕奕,不減當年。在表演中,他時而蟠龍絞柱,時而青龍伏地,急速地旋轉、翻騰,觀眾正看得如醉如癡時,他戛然而止,靜如嵩岳。表演結束,觀眾報以雷鳴般的掌聲。在觀眾的再三要求下,72歲高齡的傅振蒿不顧年邁又從頭表演了一遍。由于表演過度疲勞,當晚回家便眩暈不適,遂送醫院,診斷為腦溢血,于5月1日與世長辭,海內外武林人士無不為之痛惜。
傅振蒿畢生為發揚中華武術而辛勤耕耘,他注重博采眾家之長,陸續創立了傅式初級、中級、高級太極拳以及太極閃電拳、八卦推手等套路,逐步形成了傅家拳剛柔相濟、舒展穩固、靈活輕巧的獨特風格。傅振蒿還著有《傅式太極拳》、《斯文體育》等著作。
傅家拳不僅在國內獨樹一幟,享有盛譽,而且在美國、加拿大、巴西和東南亞各國也廣為流行。由麥寶嬋主持的波士頓中國武術研究所、黃理主持的澳大利亞中國武術學校、香港郭運平開辦的武術館等,都堅持傳授傅家拳術!驹瓨祟}:“國術圣人”傅振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