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方燕明日前在此間召開的“早期夏文化學術研討會”上介紹說,在河南禹州瓦店發現的大型龍山文化晚期遺址,可能是夏啟之都陽翟。
作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第二段研究的一個課題,“穎河中上游流域聚落群綜合研究——以河南登封王城崗和禹州瓦店為中心”課題組自2007年9月至2008年1月,對瓦店遺址進行了考古調查、測量、鉆探與發掘工作,發現了壕溝、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等,出土了陶列觚、陶塑人頭像等一批重要文物。
經探查,瓦店龍山文化遺址主要由西北臺地和東南臺地兩部分組成,其面積達100萬平方米,是目前所知河南境內的大型龍山文化遺址。
在西北臺地發現的大型壕溝,已探明由西壕和南壕構成,呈西北東南走向。西壕殘長150余米,南壕長930米;壕溝西南角保存完好,壕溝寬約22米,壕溝殘深2.3-2.7米;壕溝的年代為龍山文化晚期;目前所知壕溝圍成的面積達40萬平方米。
遺址內最重要的發現是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其平面可能呈“回”字型,與壕溝的走向大體一致。尤其重要的是,在建筑的回廊部分不僅發現數個柱洞,還在夯土中發現用于奠基的人牲遺骸數具。
這種用于奠基的人牲遺骸,在“回”字型夯土建筑院落的墊土中也有發現,表明該夯土建筑具有較高等級。在一個陶豆的柄上,還發現有鳥紋,可能與翟(一種鳥)有關。
禹州古稱夏地,夏部族即因居夏地而得名。據史書記載,陽翟是夏禹、夏啟的主要活動地。
與會學者現場考察瓦店遺址后認為,在禹州瓦店發現的大型龍山文化晚期遺址以及該遺址出土的豐富遺存表明,瓦店遺址有可能與夏代的陽翟有關。【原標題:專家:河南禹州瓦店遺址可能是夏啟之都陽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