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碑始建于元順帝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發掘于1983年,重建于1985年。唐兀公碑記述了唐兀氏家庭的有關歷史,唐兀氏自始祖唐兀臺世居寧夏賀蘭山,唐兀臺后隨蒙軍皇室南征,收金破宋,為元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后來,隨著元朝的大局穩定,唐兀臺按照皇帝的命令帶領部隊來到現今濮陽縣柳屯鎮楊什八郎村一帶屯田。同時唐兀公碑還記載了唐兀氏家族在元朝初定時,在濮陽與當地人通婚漢化的過程,提供了中國歷史上民族遷徙、融合及少數民族生活狀況的一個典型范例。
唐兀氏碑文為魏書,內容言簡意賅,對研究元代政治、經濟、民族、宗教、倫理道德具有較高的學術價植,是難得的研究西夏遺民問題的文字材料,在國內尚屬少見。唐兀公碑1986年被省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原標題:元代石刻唐兀公碑榮升"國寶"被正式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