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業
祖傳拳術
免費教千名弟子
昨日上午11時許,鄭州市人民路商城遺址公園內,幾個著習武衣服的小伙子,手中舉著“祖傳武術,免費傳授”的牌子。旁邊,一位精神矍鑠的老太太,帶著4個中年男子正操練一套拳術。
這一場景吸引了不少市民圍觀。據了解,老太太名叫呂延芝,從小就跟父親呂瑞芳學習拳術,而她帶領徒弟們演示的叫心意六合拳。
據了解,這套拳術是我國宋代著名愛國將領岳飛所創,講究內外相合,陰陽相合,當時中原人民抗擊倭寇就用了這套功夫。
鄭州市心意六合拳研究會副會長單斌說,心意拳與太極拳、八卦拳并列,為我國三大內家拳拳種,并且,還是首批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2009年1月,又被確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它以靜為主,可防身、健體。
呂延芝說,因心意六合拳“密不外傳”的傳統思想,一直不為大眾所認識,其強身、延年益壽、造福于民的功能也沒有真正發揮出來。此次向千名市民免費傳授,主要是希望更多的人受益。
“8月8日是全國第二個全民健身日,心意六合拳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免費傳授,有利于中國寶貴文化的傳承。”呂延芝說。
釋因
獨生子女多、學武者少
拳術面臨失傳
根據傳統,心意六合拳“只傳內、不傳外;只傳男、不傳女”,而這次招收1000名弟子卻沒有限定性別。
呂延芝的大徒弟李文軍解釋說,呂延芝徒弟最多時曾有200多人,但現在,人卻越來越少。
“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學習拳術的人越來越少。這種情況下,心意六合拳就不能像過去那樣保守了。如果再保守,這套拳術就有可能失傳。”
李文軍說,市民報名后,就會有師傅免費傳授。
對此,67歲的呂延芝說:“現代武術的理念要打破常規,造福社會,而不應該再固守家傳。我希望更多的人練習簡單的拳術來強身健體,真實體驗一下中國功夫的奇特之處,同時,也希望借此機會,選出更多的心意六合拳傳人。”
功課
免費集中傳授
每天約練1小時
22歲的小吳是個武術愛好者,他自告奮勇上前與拳師比畫幾招。一個直拳出來,卻被拳師打得后退了好幾步。小吳說:“以前在電視上看到武打鏡頭,覺得特別假,F在相信了,確有內力存在。我有興趣學習這套拳術。”
得知了心意六合拳的強身健體之效后,59歲的市民張女士第一個報了名。她認為,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肯定是好東西,可以免費學,為啥不學。
“這次報名沒有性別、年齡的要求,市民報名以后,我們會選在每天晨練時分,在鄭州市體育館,集中為報名者免費傳授這套拳術,每次學習時間約為1個小時。”李文軍說。(感謝馬先生提供新聞線索)【原標題:鄭州老太免費收徒弟親授祖傳“六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