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教徒,只為傳播文化
前幾天,鄭州市人民路商城遺址公園內,幾個著習武服的小伙子,手中舉著“祖傳武術,免費傳授”的牌子,他們邊游走邊向市民散發傳單。與他們在一起的,還有一位精神矍鑠的老太太,帶著幾名男青年表演拳術。此舉引起不少市民圍觀。
據了解,老太太名叫呂延芝,從小就跟父親——心意六合拳大師呂瑞芳習武。她曾與父親、哥哥一起參加過第一、二屆全國運動會,當年在《人民日報》《中國體育報》等的報道中被稱為“呂氏三杰”。她一直從事武術的交流與培訓工作,2003年從省武術管理中心退休后,創辦了伊華武術學校,繼續著武術教練的工作,去年被公布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心意六合拳代表性傳人。
但由于自古以來,心意六合拳“只傳內、不傳外,只傳男、不傳女”,而且主要在回民中間流傳,再加上獨生子女越來越
多,如今學習拳術的人越來越少。“心意六合拳再也不能像過去那樣保守了,要真正發揮其文化的功能及魅力,要造福社會,健康大眾。”呂延芝老師這樣對記者說。
民族瑰寶,理應大放光芒
據了解,心意六合拳是我國宋代著名愛國將領岳飛在五禽戲的基礎上創立的,講究內外相合,陰陽相合,它靜如山岳,動若驚雷,既可健體,又可防身。當時就已成為中原人抗擊倭寇的一種重要手段。
據鄭州市心意六合拳研究會會長呂單良說,心意拳與太極拳、八卦拳并列為我國三大內家拳,主要在河南、山西、河北等省市流行,它被我省列為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后,又于2009年1月被確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呂延芝介紹說,因心意六合拳“密不外傳”的傳統思想,一直不為大眾所認識,其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功能也沒有真正發揮出來。此次向千名市民免費傳授,主要是配合全國第二個全民健身日的到來,我們希望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大放光芒,能讓更多的人從中受益。
只要報名,就有老師傳授
在表演現場,有一個姓王的武術愛好者想向呂延芝的弟子請教幾招,并講明點到為止。經不住其再三請求,呂延芝的弟子單斌簡單的一個輕推,竟然將這名小伙子推出四五步后倒在地上。小伙子起來后佩服地說:“以前覺得電影電視上的武術鏡頭是假的,這次親身體驗后真的相信了。”他當下報名學習心意六合拳。
另一位50多歲的市民馬女士,了解到心意六合拳的健身功能,當即也報了名……
對此,今年已經67歲的呂延芝說:“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拳種之一的心
意六合拳,應盡快走向社會,走近百姓,被更多的人所認識、所重視、所喜愛、所受益。”
對于如何傳授心意六合拳,報名有什么要求,鄭州市心意六合拳研究會會長呂單良說,這次招徒沒有任何限制,男女老少皆可,我們將根據報名先后安排在鄭州體育場集中授課。“我們也希望通過這個免費授課廣泛宣傳心意拳這項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呂延芝說。 □文/圖本報記者 宋亮【原標題:心意六合拳代表性傳人免費招徒千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