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永信:兩次謠言是不是與拆遷有關,這個我沒有證據證明,但這個謠言在網上散布不久,一些媒體來電詢問,后來我們的寺務處分析后只是懷疑,當然這種懷疑沒有證據證明。之前因為少林寺外的拆遷,確實引起一些村民的不滿,甚至有些村民認為拆遷與少林寺有關,事實這不是少林寺行為,建設少林寺景區是政府的決策。
記者:之前傳出少林寺打算在2011年上市,有人認為如果上市就意味著少林寺走商業化路子。
釋永信:少林寺從來沒有在任何場合提及過少林寺將要上市的消息,少林寺的宗旨是弘揚佛法和傳承少林文化,并將這種佛學和少林文化像孔子文化一樣為眾人所知。
記者:你所說的佛法將為眾人所知,是否也像孔子文化一樣走出國界?
釋永信:目前少林寺已在國內的三門峽、天津、登封等多地建了下院,除了這些之外,少林寺還在韓國、美國、西班牙、澳大利亞、德國建了下院。而這些國家有著大量的信徒。有些信徒每年都來咱們登封的少林寺朝拜,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家的信徒在了解少林文化學習佛學,同時這些信徒還學習中國武術強身健體,如此一來他們在了解更多少林文化的同時,也就了解了淵遠的中華文明,使得異國之間的交往更近。現在少林寺本部就有一位出家的國外僧人。當前在國外如果提中國河南省,他們不知道,如果說中國少林寺,他們都翹拇指說少林寺功夫。
關于商業化少林寺永遠姓“佛”
記者:你作為少林寺第30代方丈,是否主張少林寺在不久的將來上市?
釋永信:少林寺的宗旨是弘揚佛法。
記者:你說少林寺宗旨是弘揚佛法,弘揚佛法的背景下少林寺的門票又漲了,而且在少林寺內有素食飯館?
釋永信:關于少林寺收取門票,這是政府的行為,政府派出專門的團隊對少林寺景區進行經營和財務管理,少林寺是弘揚佛法和傳承少林功夫及燒香拜佛的地方,如果將這樣一個地方當成是賺錢的地方,那是對佛教的褻瀆。
關于少林寺內有素食飯館,那完全是少林寺生活的需要,開素食飯館,一方面是僧人吃飯需要,另一方面也是讓來寺院燒香拜佛的人,有一個吃飯的去處,同時滿足游人來少林寺吃頓正宗齋飯的好奇心。
記者:也就是說你不主張門票漲價?
釋永信:不光是不主張,而且我不建議對一個弘揚佛法的佛教寺院收取門票。
記者:我看寺院周邊已經被一些店鋪包圍了,現在少林寺的商業味道越來越濃了。
釋永信:周邊的商鋪確實需要規范。之前,少林寺上市的風聲傳出時,好多人擔心少林寺成為商業的少林寺。
記者:少林寺會不會向外界所說的將來可能姓“商”?
釋永信:誰都不能改變少林寺千年來遺留下來的宗旨,少林寺盡管需要養活300多出家人,也需要錢,但少林寺的本質不是為錢,不姓“商”,永遠姓“佛”。記者 王永端
爭議釋永信:“少林寺永不上市”
釋永信說:“少林寺如今不是開發過頭,而是開發得不夠。”
有人稱釋永信是政治和尚、精英和尚、少林寺CEO。說他是當今中國最風光、知名度最高的方丈也絲毫不為過,但他也是最具爭議的方丈。開公司,搞“功夫之星”海選,參與拍攝少林題材電影;穿豪華袈裟,獲贈豪華越野車,100萬元天價給手機號碼開光……他的一舉一動都成為社會焦點。質疑和詬病從來都沒消停過,有人說少林寺已世俗化,不再是佛門清凈地。
在中國,享受如此“待遇”的方丈,釋永信是頭一個。而身為少林寺第三十代當家人,對于種種議論他卻安之若素。近日,在少林寺方丈室,釋永信接受了本報記者的獨家專訪。在紛繁蕪雜的局面下少林寺將走向何方?釋永信給出了答案。“少林寺的腳步不會停下來,為了少林寺的下一個1500年,我只能向前看。”這位少林寺的中興者飽含悲愴。
關于個人成敗是非功過由后人評說
記者:少林寺在你當方丈期間鬧出這么大“動靜”,你有沒有想過,自己這樣做其實風險很大,將來落得的可能不是贊譽,而是罵名?
釋永信: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守護人類文化的優秀成果,為了佛教的弘揚,僧眾的修持以及對人心的凈化,也為了鞏固少林寺的禪宗祖庭地位。不是為了嘩眾取寵,更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好奇心。出家人為佛教、為信仰工作,不存在風險。不像世俗社會想象的那樣,哪天干得不好了被政府撤了,我們不存在“保位置”的問題。當然,少林寺在世界上的地位是獨一無二的,誰把它扛在肩上都會覺得沉。至于我的是非功過,由后人評說吧。
記者:在傳統觀念中,寺廟應該是清凈地,而你卻把寺廟經營開展得舉世矚目。是不是太“入世”了?
釋永信:我向來主張佛教入世。少林寺是大乘佛教道場,離不開世俗社會。出家人不是神仙,也不可能完全與世隔絕,肯定要和世俗社會打交道。和尚也要吃飯,也要用水、用電、坐車。即便是在農耕社會,寺廟光靠幾十畝薄田也是養活不了自己的。現在更不行。如今,要擺脫世俗社會一個人待在深山老林里過避世的生活,你就會被這個社會淘汰,被邊緣化。如今,寺廟的生態環境在變,我們的生存方式也必須變,這是誰也抗拒不了的。我們北方寺廟的日子很清苦,靠什么吸引人?靠政府補貼過日子?不現實!我們還有200多名僧人要養活,不動些心思能行嗎?
記者:你是中國首個取得MBA學位的方丈,有人稱呼你是少林寺CEO、“政治和尚”。這些稱呼你能接受嗎?
釋永信:我讀MBA 是為了把現代企業管理中的一些好的做法融入寺廟管理中來。CEO的提法是不準確的,我是一個出家人,不講究這些稱呼,僧人都有傳統的稱呼方式,我從來沒說過自己是少林寺CEO ,這種稱呼我也不能接受。至于政治和尚、精英和尚之類的提法,我就更不能接受了。一些媒體為了吸引人眼球,忽視了其他人的感受。但出家人戒嗔、隨緣,對于這些稱呼,我也不想去指責。這些年,關于少林寺的很多消息都是謠傳,比如手機號碼開光收100萬元,燒香要收10萬元等。
記者:在少林寺中興過程中,你在其中發揮了什么作用?
釋永信:少林寺現在還談不上完全復興,只能說是恢復了些元氣。我期待著將來少林寺人才濟濟,禪師如云,似少室山林般茂密,那才能說少林寺真正中興,我今天所做的一切就是期待那一天早日到來。
我之所以能做成點事情,因為恰逢中國盛世,國家尊重宗教,我個人的力量真是微不足道。少林寺現在常住院有200多僧人,加上下院和海外中心派駐的僧眾,總共有500多人,我只不過是這個大家庭的家長而已。延續了1500多年的少林寺,任何一位僧人,哪怕是住持和方丈,也只是少林寺發展歷程中的一塊鋪路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