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一旦上市,品牌沒有了,就等同于主權沒有了,這難道不比火燒少林寺還可怕嗎?
□東方今報首席記者 梁新慧/文 記者 邱琦 沈翔/圖
1982年,電影《少林寺》將沉寂多年的少林寺推向歷史新的舞臺,也間接將少林寺推上了商業化大潮。伴隨少林寺的復興,一些商人敏銳地意識到,“少林寺”在市場上是個金字招牌。其中,“被上市”風波在國內外引起了軒然大波,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少有地走到前臺,多次聲稱“原則問題永遠不會讓步”。
那么,當年的“被上市”風波是如何發生的?背后有著怎樣的利益之爭?三年后的今天回顧這一事件,又將有哪些啟示?
上市疑云
樹大招風,這話一點兒都不假。2009年年底,一則“少林寺將在2011年上市”的消息,猶如重磅炸彈,在國內外引起了軒然大波。
此次上市風波源于一次會議與一份尚未簽署的合作協議。
當年12月16日,上海《東方早報》率先披露了“少林寺將在2011年上市”的消息。該報稱:香港中旅集團(下文簡稱“港中旅”)與登封市已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書》,成立合資公司,合資公司授權從事嵩山風景名勝區綜合開發、經營、管理和服務。包括少林寺在內的嵩山景區諸多門票收入今后全部收歸港方控股的新公司,少林寺的門票收入也歸合資公司所有,不再是之前少林寺方面和相關部門分成。
消息一出,各界嘩然。有網友感嘆:天下從此無少林!錢文忠、章子怡、李亞鵬、周立波等眾多知名人士均對少林寺“上市”表示強烈不滿。
而少林寺對于“被上市”的消息一無所知,并表示堅決反對。登封市有關領導則稱,該市與港中旅這一合作計劃的確存在,但尚未簽訂正式合作協議,不存在“少林寺賤賣給合資公司”及“少林寺上市”等問題。
從1998年開始就擔任少林寺法律顧問的黃琨律師稱,在他的印象中,少林寺的上市傳聞已不止一次。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多次表示,少林寺絕對不可能上市,卷入這種高風險的交易有損佛教精神。
被迫聲明
“很多人都說少林寺要上市,網絡上針對少林寺和釋永信方丈的罵聲不絕于耳。在此情況下,我們不得不采取措施,以正視聽。”少林寺一位負責人告訴東方今報記者,當時,他們對外公開發布了《捍衛寺院完整傳承》的聲明。
此時,身為方丈的釋永信,表面不得不平靜,但他的內心非常焦慮:少林寺上市的可怕程度,比1928年火燒少林寺還要厲害!
“火燒掉了少林寺,遇到了改革開放的好政策,可以再把少林寺建起來;少林寺一旦上市,品牌沒有了,就等同于主權沒有了,這難道不比火燒少林寺還可怕嗎?一旦上市之后,失去了少林寺的知識產權,少林寺發展佛教事業、弘揚佛法的事情就很難堅持下去了。”釋永信說,師父把少林寺的當家權交給他,而他一再承諾,要對少林寺下一個1500年負責,若上市,等于說就是在他這一代毀了整個少林寺。
釋永信說,當時,他們把少林寺上市后方方面面的負面影響全想到了,做了個全面的剖析。“原則問題是不會讓步的,但也要力爭做到有理有節,解決問題,畢竟,這是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真相公布
就在各方角力之際,2009年12月22日,登封與港中旅正式簽訂合作協議。5天后,由香港中旅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港中旅控股)和登封嵩山少林文化旅游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港中旅(登封)嵩山少林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港中旅登封公司”)在鄭州正式成立。
時任登封市市長鄭福林說,港中旅登封公司注冊資本金1億元。香港中旅國際投資有限公司以現金形式出資,占51%股份。登封市政府以登封嵩山少林文化旅游集團有限公司的電瓶車、旅游汽車等經營性資產和部分現金合作,占49%股份。
同時,雙方還承諾,做到“三個確保”和“四個不變”:“三個確保”即確保少林寺、中岳廟、嵩陽書院等在內的宗教、文物單位的利益不受損、不減少,確保正當宗教活動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護,確保合資公司與宗教場所、文物單位和睦相處;“四個不變”即少林寺門票價格不變,原有各方利益關系不變,少林寺獲得門票收入的政策不變,景區的公共文化資源和公共景區資源保持公共性和公益性不變。【原標題:上市風波問少林 釋永信:上市后品牌就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