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文化遺產 >> 瀏覽相關信息

太乙拳傳承人張勛華

2014/1/8 15:54:07 點擊數: 【字體:

太乙拳傳承人張勛華
張勛華(左一)帶領大家習練太乙球

    每天清晨,在綠城廣場晨練的人群中總能看到上百名身穿白色練功服、手持紅色塑膠球的習練者,他們氣定神閑,緩慢而有力地揉動著手中的圓球,吸引了過往群眾駐足觀看。原來,這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太乙拳”所展示的太乙球功夫。昨日,記者采訪了經常帶領大伙兒揉球的非遺項目“太乙拳”傳承人張勛華。紅色塑膠球就是他發明的太乙球。

  兼收并蓄 融合禪武醫藝

  “莊子曰‘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乙’。所謂太乙,在中國傳統哲學中就是世界本源的意思。”張勛華介紹說,出身少林的道教大師張三豐,將釋道儒三教中修身養性的理念三合為一,結合少林拳法和道家練氣、養生之法,以少林拳術為基礎,集禪宗修煉、道家養生、易筋、形意、八卦等多家武術于一身,將禪醫與武術內功相結合,將中醫和養生氣功相結合,創立了“少林太乙拳”。此后,經過歷代武術大師的傳承、發展,禪、武、醫、藝,如同百川匯集的一片汪洋,浩浩蕩蕩地流淌在中原歷史的河道中。

  張勛華習練太乙拳已有數十年,在他看來,少林太乙拳蘊含的正是中原文化博大精深、兼收并蓄的精神,“它不僅是一種強力的代名詞、是一種融會貫通的思維,更是一種哲學和文化,它是禪、武、醫、藝的交融。”

  走出國門 傳播太乙文化

  在被確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之前,張勛華就已經自覺地開始繼承、傳播太乙拳文化了。在他的推廣下,太乙拳不僅在國內有眾多的習練者,還走出國門,受到了國外友人的追捧。

  2006年,張勛華因在哈佛大學創下了兩小時為55人準確診病的記錄,被哈佛大學聘為客座教授,而太乙拳也成為哈佛大學體育系必修課程;2007年,美國麻省州政府為張勛華頒發了“中美文化交流使者”證書;2008年、2009年,張勛華兩度赴澳,傳播太乙拳。同時,太乙文化成為國際健康產業協會職業教育培訓課程;以太乙拳為主題的相關機構相繼成立,如國際(美國)康復醫學研究機構、國際(美國)少林太乙拳促進會、美國哈佛大學少林文化基金會、太乙苑俱樂部、太乙養生館、太乙禪武醫研修院等。

  “鄭州歌舞劇院《風中少林》在澳洲巡演時,邀請我作為特聘武術演員加盟舞劇演出,把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鮮活地展示在舞臺上。”張勛華告訴記者,在演出間隙,他也和當地觀眾現場交流,神奇的太乙拳功夫令海外觀眾嘖嘖稱奇。

  強身健體 群眾得到實惠

  “在綠城廣場、濱河公園、紫荊山廣場、文博廣場等十幾個廣場,每天每個點都有幾十到上百的群眾跟著我們練太乙拳。”說到在市內的傳播,張勛華高興地告訴記者,目前練習太乙拳的群眾有幾千人,年齡最大的有84歲。為了使大家能快速有效地掌握太乙拳的練法,張勛華還發明了最基礎的太乙拳功夫——揉太乙球,通過強身健體,直接使廣大群眾得到“文化遺產”帶來的實惠。

  記者了解到,太乙球直徑約45厘米,運用正確的方法旋轉球體一周,就能有效運動脊椎;只需一兩平方米的場地,每天十分鐘練習,一個月下來就能初步體驗到強身健體的功效。

  “過去人們一提到文化遺產,就覺得似乎與現代生活沒什么聯系,不適用,也就不感興趣,其實,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完全可以造福現代生活。”張勛華笑著告訴記者,如今他已培訓了200名教練分布在市區帶市民練拳,他本人也會依次到各大晨練廣場義務教大家練拳、揉球,歡迎市民前去了解、學習太乙拳。【原標題:太乙拳傳承人張勛華】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新浪河南 2009年06月25日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開辦“非遺”太乙拳培訓班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