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11日,本報“非常檔案”曾以《“康百萬”打官司》為題獨家報道此事,一本書、一位80歲老教師以及一個家族的恩怨,引起社會強烈關注。
□今報記者 張少春/文 邱琦/圖
8年著書“康百萬”退休教師惹上麻煩
今年82歲的康靖是鞏義市康店鎮人,與山西喬家大院齊名的康百萬莊園就在此鎮。1995年,做過44年中學教師且退休在家的康靖有了一個愿望:他想寫寫康百萬莊園。從此,康靖開始四處搜集資料,準備寫書,這一忙活就是8年。其間,康靖和康百萬后人有過接觸,但很多康百萬后人分散各地,無法一一聯系。
2003年,文稿初成,康靖找到曾當過地方報紙編輯的賀寶石,由他整理、潤色。2004年,246頁的《康百萬家族與莊園》出版。如今,連康百萬莊園展廳的材料,都是來自于康靖筆下。康靖拿到了300本書,他說:“大部分書送給了那些給我講過故事的人。”
但讓康、賀想不到的是,麻煩很快來了。2005年3月,康百萬后人康思恭、康慧英等找到他們說,書中部分內容失實,嚴重侵犯了其先人的名譽權,尤其是關于“康家沒落”一章,有關小六、窮相、輯五(是康鴻猷的三個兒子)的描述絕大部分失實,甚至有意丑化。
康家后人接連發難狀告出版社和作者
2005年底,遠在新疆烏魯木齊的康明亮(窮相之孫)首先發難,他將賀寶石、康靖和大連出版社起訴至法院,要求對方停止侵害、賠禮道歉、恢復其先人名譽、消除影響,賠償精神損失費1000元。這是第一場官司。
緊接著,2006年2月25日,康思恭(輯五之子)、康淑月(窮相之女)、康愛菊(小六之女)在鄭州市金水區人民法院起訴賀寶石、康靖和大連出版社,要求停止侵害、賠禮道歉,賠償精神損失費3000元,后追加精神損失費1.7萬元。
于是,一場社會矚目的官司開始了。
書本描述是否失實成為雙方爭論焦點
實際上,《康百萬家族與莊園》大部分內容是為康百萬做正面宣傳。
雙方的最大爭議是:該書是否有失實之處?康家到底是如何沒落的?
在康靖看來,康家沒落的最大原因在于,“28桿煙槍”把祖宗家業和人吸垮了。這也是他寫書的初衷,他希望警醒世人不要沾染毒品,否則會家破人亡。
康靖回憶說,小時候和父親一起去莊園,看到康家每戶都有人躺在床上吸大煙,家家比著吸,“光吸大煙每人每天得兩三塊銀元,當時兩塊銀元能買100公斤大米”,即使有萬貫家財也折騰光了。在書中,康鴻猷第五子小六因為吸鴉片,變賣了全部家產。窮相小名叫“相”,康鴻猷第三子,因為抽大煙面黃肌瘦,人們背地里都叫他“窮相”。
輯五是當時康家主事人,書中說他是新中國成立后“被鞏縣人民政權鎮壓的第一號人物”,被槍斃。輯五是一名“訟棍”,善于玩弄權術,以老百姓掂大煙土和銀元多少來辦事。
但康家后人說,書里再三提到輯五是鞏縣被鎮壓的頭號人物,事實不是這樣;有關小六、窮相的描述也有很多失實之處;“28桿煙槍”的說法也不對。
被告答應不再重印部分存書已經銷毀
因原告、被告是鄰居,從小相識,兩年來,雙方都想協商解決此案,但一直未果。昨天下午,本報記者突然收到康思恭的妹妹康慧英老人的來信,稱該案已和解。隨后,記者從被告代理律師李效祖處證實了這一消息。
這份落款為2007年11月22日的和解協議寫明:現存的《康百萬家族與莊園》一書,賀寶石、康靖不再發行,也不再授權其他人發行;康思恭、康淑月、康愛菊保證自己并說服各自兄弟姐妹及其子女放棄對賀、康以及大連出版社的訴訟請求事項;賀、康通知大連出版社不再重印和發行該書;雙方共同對現存的《康百萬家族與莊園》進行銷毀處理;協議生效后,雙方互不再向對方提任何要求或起訴。
2007年12月16日,也就是協議簽訂半個月后,一部分余書已在鞏義銷毀。這場替先人索要名譽權的糾紛也正式結束。
讀一送一
“康百萬”的由來
明洪武七年,康守信從山西遷到鞏縣西孝義村,在洛河邊開飯鋪。到其后人康大勇、康應魁時期,康家鼎盛,家業遍布山東、陜西、河南三省八縣,民間人稱“康百萬”。
1901年,慈禧與光緒回京路過鞏縣,康鴻猷晉見,他呈上請開封工匠趕制的銀桶。桶內有一幅中國地圖,金塊代表高山丘陵,珍珠代表四大河流,北京是一顆碩大耀眼的夜明珠。慈禧很高興,說了一句:“真想不到,這山窩窩里還有這樣百萬之富的人家。”于是,“康百萬”成了“御封”稱號。【原標題:退休教師8年著書惹麻煩 “康百萬”兩年討回“名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