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戲是在虞城農村流傳的一個風格獨特、自成一系的稀有劇種,李老家鄉花胡樓村的花鼓戲班子,已經有近60年的歷史,曾經在豫、魯、蘇、皖等地廣泛演出。花鼓戲的舞蹈動作大都是根據民間生活創作的,伴奏樂器沒有弦樂,只有鑼、鼓、梆子、手鈸,其唱腔溫柔、纏綿,語言風趣、幽默,有著濃厚的鄉土氣息。其傳統曲目有《粉墨記》、《煙花記》等。近年來,虞城縣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認真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管理等工作,支持引導花鼓戲健康發展。去年9月,花鼓戲被商丘市政府列入我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在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工作中,經過推薦申報、專家評審委員會評審、向社會公示并經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廳際聯席會議審核和省政府批準,虞城縣花鼓戲最終被確認為河南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目前,虞城縣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項。【原標題:虞城縣“花鼓戲”上榜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