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樸純真的農家手筆、絢爛多姿的畫面渲染、樸實無華的情感表達、濃郁的鄉土氣息———一幅幅清新淡雅、諧趣生動的農民畫,傳達了“中國精神、中國形象、中國文化、中國表達”。兩個多月來,漯河市舞陽農民畫在全國進行了一次集中精彩亮相:頻頻在《人民日報》、《經濟日報》、《光明日報》、《工人日報》、《中國青年報》、《環球時報》、中國網絡電視臺等媒體上大篇幅刊播,引來各方關注。日前,中央文明辦專門來信,感謝舞陽農民畫為公益廣告宣傳作出的貢獻。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趙素萍,市委書記馬正躍分別作出重要批示。
中央文明辦在來信中說,年初以來,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等部門開展“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宣傳活動,創作了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展示中國精神的優秀作品,在各級、各類媒體上刊播,受到廣泛好評,產生熱烈反響。在漯河市領導高度重視下,你們提供了一批農民畫作品,中央文明辦已從中選取并制作成平面類公益廣告通稿16幅、網絡和手機類57幅、展板類6幅、電子顯示屏類18幅,合計97幅,為公益廣告宣傳作出了貢獻。
在此,謹向你們并通過你們向舞陽縣表示衷心感謝,向參與創作的供稿藝術家們表示崇高敬意。
來信希望省、市繼續加強組織領導,創造有利條件,讓民間藝術家創作更多優秀作品,為“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宣傳作出更大貢獻。
8月19日,趙素萍在來信上批示:“漯河市委宣傳部多年努力,文明宣傳教育效果明顯,為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宣傳教育提供了借鑒。應該大力宣傳弘揚。”8月20日,馬正躍批示:“繼續做好工作,發揮民間藝術素材在公益廣告宣傳中的重要作用,并以此為契機,推動舞陽農民畫的發展。”舞陽農民畫從民間藝術中發展而來,以豐富的生活為源泉,既繼承和發揚了傳統的民間文化,又體現了開放的現代意識,描繪民間習俗、謳歌現代生活,單幅來看,展示的是農耕勞作的樸實場景;連起來看,就是一幅農民生活、農村文化的立體畫卷,富有濃郁的時代特色。
省委宣傳部負責人在接受電話采訪時表示,漯河市舞陽縣制作農民畫公益廣告,農民畫貼近生活、寓教于樂的特性同公益廣告傳播先進文化、引領文明風尚的載體作用,結合得非常好,累計被中央文明辦通稿采用97篇,非常了不得,“為河南增了光添了彩,作出了貢獻。” 舞陽縣負責人表示,中央文明辦的來信,省、市領導的重要批示,是鼓舞,更是激勵。我們一定會乘勢加力,在農民畫發展規劃、平臺搭建、宣傳推介、資金扶持等方面主動作為,進一步傳承和發展農民畫這一民間藝術,充分調動農民畫家的積極性,激發文化發展活力,努力創造更多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的好作品,持續推進舞陽農民畫走向更大、更加寬廣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