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文化遺產 >> 瀏覽相關信息

蘇家作“龍鳳燈”

2014/12/22 10:47:30 點擊數: 【字體:

蘇家作“龍鳳燈”
 

    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蘇家作龍燈都要到市里、縣里表演一番,引來萬人矚目。

  蘇家作龍燈分紅、綠兩條,紅色稱“火龍”,綠色稱“青龍”。每條龍體長20余米,由九節八燈組成,需27個舞龍人。舞龍全憑手上功夫,一托一舉、一收一回皆有章法和技巧,在他們的默契配合下,隨著家伙鼓點,龍燈在人群中一會兒如游龍過江,一會兒如蛟龍入海,一會兒又如脫韁的駿馬飛奔馳騁,一會兒又似霹靂閃電橫劃長空。龍的風骨,龍的性格,龍的氣質,龍的精神被舞龍人表現得淋漓盡致。

  蘇家作龍燈源于該村的農歷二月十九燈會,創始人是民間藝人毋黑蛋。據說,有一年村里的老財們為了省錢,把農歷正月十五的大戲停了,窮桿子不愿意,就鬧騰著起燈會,先是有人在村東貼一張告示(類似現在的海報):“二月十九,在村東耍火龍。”村西積極響應,也貼出告示:“二月十九,在村西耍青龍。”村里的老財們怕花錢,夜里就偷偷地將告示揭去。窮桿子就接云梯把告示貼在村東村西的寨門樓上,并糊了一個無頭烏龜,一群窮哥們提著它穿街過巷,一邊打鑼一邊喊:“縮頭烏龜,看你出頭不出頭。”老財們被“敲打”的心疼了,只好紛紛出錢出糧,隨起二月十九燈會。

  燈會這天,三五十里的人都趕來觀燈,家家戶戶都住滿了親戚,有的外鄉人沒有親戚投靠,便提上10根“麻糖”(油條)隨意往哪家門鼻上一掛,便算認做了親戚,主家便殷勤招待管吃管住。鄉人們早早吃罷晚飯,穿戴整齊,只等有人喊“起燈”,便紛紛挑出自家做的花燈。花燈各種各樣,品種多達幾百種,觀燈的人山人海。村東的火龍、村西的青龍由銅鑼開道穿街過巷,會合在約定好的一塊兒寬闊的空地上,然后敲鑼打鼓,且走且舞,那時舞龍講究的是真功夫,一招一式都較著勁兒,數九寒天,他們赤裸著上身,舞的滿身大汗,熱氣騰騰,一場下來流在脊梁上的蠟油有銅錢厚。觀燈的人如潮如涌,龍走人亦走,龍停人亦停,熱鬧的場面甚是壯觀,這樣鬧騰了一夜,直到天近拂曉方才落燈。有一年沁陽一老婦為了一睹龍燈風采,專程步行到蘇家作觀燈,晚上站在高凳上觀燈,因被人擁擠摔下跌昏,她醒過來第一句話就是“一輩子能看上蘇家作龍燈,就是跌死也不枉。”十幾年前我到村中采訪,據89歲的毋傳喜老人回憶:“那時的人精神頭特大,也不講啥報酬,只要村里二指大的小貼送到家,就有錢出錢,有人出人。衣裳口袋里揣上個窩窩頭就進城去表演,而且還覺得特榮耀。”

  蘇家作龍燈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在發展中不斷豐富完善,融合了南北特色,身子骨架做得細膩典雅,既有南方風情,又不失北方豪氣,特別是近年來現代科技的運用,加上了彩繪、亮片、燈光,增加了時尚的元素,更是美輪美奐。目前最長的龍單條有40米,最長能接到80米,有龍王、大龍、小龍。表演藝術上也不斷推陳出新,由原來單純的“舞龍”,發展為“龍鳳呈祥”“百鳥朝鳳”,兼以秧歌、煙花和其他表演,很是熱鬧。蘇家作“龍鳳燈”傳人毋啟富笑言:“萬人的大村這樣和諧發展,可能也因為空中有鳳、海中有龍吧。”

  2008年蘇家作“龍鳳燈”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藝人毋黑蛋被認定為創始人,毋啟富等三人被認定為傳承人。

    2012年在焦作市委宣傳部、博愛縣委和中央電視臺的共同策劃組織下,蘇家作“龍鳳燈”舞進了央視新聞直播《尋找中國龍》節目中。伴著強勁激昂的鼓點,先是兩條龍騰云駕霧、戲耍寶珠,接著,一只大鳳凰也伴著彩霞而臨,龍鳳齊飛,一派祥和,鼓點漸趨舒緩。喜鵲、鴛鴦、八哥等40只各樣小鳥在兩只小鳳凰的引領下,前來朝拜“鳥中之王”,同時,另外大小10條龍也悉數登場。他們表演的“龍鳳呈祥”“雙龍戲珠”“龍奔云走”“二龍相纏”“二龍相斗”“里外盤旋”“龍跳壩”等讓人嘆為觀止,但更讓人驚嘆的是舞龍人那潑天的豪氣和宏大的氣魄,展現了中國人——龍的傳人的精氣神。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焦作日報(2014-03-13)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磨頭鎮 “老懷梆”傳唱婚育新風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