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貴蓮制作的萬福虎。
2012年6月8日,在?h文廣局為紀念世界文化遺產日舉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活動上,黃貴蓮的萬;,以別致的造型和精巧古樸的做工,吸引了許多大人和孩子注意。
“黃貴蓮布老虎上的繡花圖案,讓我找回了兒時的記憶。以前我們那一代人都會繡花,做繡花鞋、繡花枕頭、繡花布老虎,但現在已經很少見了。”活動現場,一位拄著拐杖,觀看非遺展演的老奶奶告訴記者。
據了解,黃貴蓮家住大伾山東麓的田莊,她的作品曾受到著名民俗專家倪寶成、喬臺山的高度贊譽。2011年,省、市領導和民俗專家來到黃貴蓮家中,贈送了一幅萬;⒇翌~,題于她農民藝術家的稱號,鼓勵她發揮聰明才智,為傳承民間藝術繼續創作。
歌謠里誕生的萬福虎
6月17日,記者來到黃貴蓮所在的黎陽鎮田莊。田莊是一個坐落在大伾山腳下的村落。村子里兩棵古老的大槐樹,枝繁葉茂地矗立在村道中央,猶如村莊的守護神。黃貴蓮的家就在村子的最西邊,緊鄰大伾山山腳的大槐樹下。
一進院門,記者看到,黃貴蓮正坐在院子里一張木桌子旁,一邊唱曲兒一邊拿針線縫著布老虎。黃貴蓮唱的是做針線的民謠——繡花針。“小小鋼針尖又尖,拿出絲線把針穿,認上針來穿好線,一針一針往上穿……能連天上日月星,能連地上萬物全。別看這個鋼針小,天地三界能連全。”黃貴蓮說,過去婦女們做針線活的時候,都會唱這樣的民謠。
不僅會唱世代流傳的民謠,黃貴蓮還自編歌謠來唱。唱歷史,唱江山,唱婦女解放,唱當地文化……一個個生龍活現的布老虎,在黃貴蓮一首接一首的歌謠里誕生了。
黃貴蓮說,萬;⑦@個名字是有說頭的。“聽老人們說,有歷史記載,萬;⑦@個名字早在東漢時期就有了名氣。傳說劉秀被王莽追殺到了山澗絕路,眼看要被官兵拿住了,突然出來一只猛虎,把劉秀馱過山澗,救了劉秀的命。后來劉秀稱帝,就封此虎為萬;,封它頭上一字王。所以后來人們都把虎看成是吉祥物,為孩子們做虎頭帽、虎頭鞋、虎頭枕,這些風俗,從古到今,一直流傳不息。先人們還為萬福虎留下了很多民謠。民謠稱:萬;⒆罴椋蔀槭篱g虎中王。它的歷史最悠久,它的威力不尋常。取大可以鎮國寶,取小可以定家邦。萬;斈昃忍,那是劉秀下南陽。劉秀得帝把它封,封它成為萬;,封它頭上一字王,周游世界天下揚。哪里有了萬;,哪里平安又吉祥。萬福老虎有根源,扎根生長在河南,能穿山能躍澗,消災去難保平安。”黃貴蓮說,像這樣的民謠,一直都在民間流傳。可惜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都被人們忽略淡忘了。
從養家糊口到傳承民間工藝
黃貴蓮今年雖然已經67歲了,但異常開朗。凡是見過她的人,都會被她的笑容所感染。“因為愛上做布老虎,一做起布老虎來,啥煩心事都沒了,整個人都快樂起來。”黃貴蓮說。
“1976年,家里還很窮,那時住石頭砌的屋子。為了養家糊口,繼承了老手藝,縫起了布老虎。晚上做布老虎,白天就提個香籃上山賣,一邊賣香,一邊賣布老虎。”黃貴蓮說,布老虎是祖傳的工藝。她從小就跟母親學做布老虎,而母親的手藝是母親的奶奶傳給她的。“?h寺下頭村以前做布老虎的人家很多,但現在就我自己還在做這種萬福虎。”黃貴蓮笑道。
黃貴蓮的萬;⒂胁十嫛⒕秀、布貼,不一而足。在黃貴蓮家不大的小屋里,最惹眼的就是她制作的萬;⒘,幾乎填滿了她的小屋。“萬;⒌钠奉愑卸喾N,有上山虎、下山虎、立虎、臥虎、雙頭虎、單頭虎、虎背虎、虎騎虎,虎虎生威送幸福。還有雙頭老虎枕,更是吉祥又增福。”黃貴蓮說,萬;⒄硎怯啥膲K布做成的,代表著一年二十四節氣的吉祥平安。老虎身上的圖案也很有風味,每幅圖案都有一個故事。有八仙慶壽、五福臨門、搖錢樹、聚寶盆、文昌帝君、四季平安等寓意吉祥平安的圖案,還有石榴蹦子、蓮生貴子、鴛鴦戲水、鯉魚共蓮等寓意多子多福的圖案。這些繡花圖案,不僅有老一輩流傳下來的花樣,也有黃桂蓮自己在傳統的基礎上創作的。“有古有今,無古不成今。”黃貴蓮說。
萬;⑦x用布料上也各有不同,有棉布、洋布、綢緞、金絲絨等。從選料裁剪,到做好裝包,繪上畫面,要十幾道工序,要花上幾天時間,有的要花上一個星期,才能做好一個萬;。
“咱這傳統老式的布老虎以前都有繡花,后來很多人嫌繡花麻煩,成本高,都不做了。”黃貴蓮說著還給記者翻箱倒柜地找出了祖輩們留下的繡花工藝。這些繡花工藝做工精致,式樣古樸。“舊社會時興剪鞋花、枕頭頂花、兜兜花。這個是俺娘留下來的繡花錢包,這個是我出嫁時候的繡花鞋。以前家里窮的時候很多都賣掉了。好不容易留下了這些。”黃貴蓮說。
“現在不用再為養家糊口發愁了,做布老虎卻成了我的最愛。”黃貴蓮說,傳統的、創新的,各式各樣的布老虎她都會做。每做一個布老虎都要花費很大的心血。除了作為展覽品、民俗專家收藏品,黃貴蓮的布老虎很少拿出來賣。
擔心民間工藝失傳 學認字翻爛三本字典
黃貴蓮告訴記者,之所以堅持做萬福虎幾十年,一是對藝術的癡迷,二是想保留歷史文化遺產,不想讓祖先留下的寶貴遺產從此流失。
據黃貴蓮回憶,上世紀80年代,北京博物館的幾個人找到她定做萬;。當時,她還不到四十歲,正趕上生了一場大病。由于病情嚴重,黃貴蓮無力拿起針線。“人家走了,后來又打來好幾次電話,我還是不能做。人家從此就再沒打來電話。這是我多年來的遺憾。你知道我當時有多難過嗎?我想著,要是永遠不能做萬福虎就完了,萬福虎從此就消失了,我當時想盡快找到繼承人。”黃貴蓮說。
也許是這樣的信念,給了她戰勝病魔的勇氣。沒有上過幾年學、不認識幾個字的她就一邊跟病魔做斗爭,一邊自學認字。先后翻爛了三本字典,才學會了認字、寫字。后來,她找來了各種中醫書籍來看。就是從那時起,大伾山上幾十種草藥,她都認遍了。每天,她撐著病體,從山腳下采來各種草藥,自己配藥,在自己身上試驗。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她用自己配置的中草藥,戰勝了多年來難醫的病魔。如今的黃貴蓮已能看書、寫字,還為民間傳統舞蹈編寫唱詞。
她用認得的字,自做《山花》詩自比:“小小山花不顯眼,它的身價不一般,能入藥來能治病,能為世人作貢獻;山花如同人一般,小人物是大才干,深藏不露難發現;都知高山有猛虎,不知蛟龍在平川;山花雖然不顯眼,勝過桂花和牡丹;人人都知好花香,不知山花不平凡。”
2011年,省市領導和民俗專家專程來到黃貴蓮家,贈送她萬;⒌呢翌~。民俗專家喬臺山為她親筆題詞:“?h有座大伾山,大伾山上有座天寧寺,寺上頭有座大佛爺,八丈佛爺七丈樓;寺下頭有個黃貴蓮,唱經寫文藤編泥塑刺繡樣樣拈;絕活布老虎,一出手竄上大伾山。”
黃貴蓮受到了極大鼓舞,下決心把萬;⒚耖g工藝傳承下去。
黃貴蓮說,她有一個愿望,很想辦一個民間藝術品制作加工廠,把一些會做針線活的人都召集起來,讓那些有技能的人大展才華,做出各種受人們喜愛的工藝品,讓民間工藝后繼有人,讓更多的人愛上民間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