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之最:上清宮 史上最早的道教高等學府
2012/4/10 10:01:43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洛陽上清宮,唐玄宗時名為“太上玄元皇帝宮”,簡稱玄元宮,內設“崇玄學”,是我國歷史上有文字可考的最早的道教高等學府。
這也難怪,如果歷史上有道教學府的話,那也只能出現在洛陽。為什么呢?因為道家鼻祖老子在洛陽工作多年,且在邙山翠云峰一邊放牛一邊煉丹。如今上清宮旁邊還有一座下清宮,原名青牛觀,就是為了紀念老子的坐騎——那頭馱他西出函谷關的青牛而修建的。
老子的道家思想,只是一種哲學思想而已,并不是道教,但你擋不住道教鼻祖也來洛陽修煉呀。話說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張道陵來到洛陽,登上翠云峰,潛心研究《道德經》,數年后終于悟道,從此離開洛陽,走向四野。
順帝漢安二年(公元143年)7月,張道陵帶著弟子到青城山降伏妖魔,當地百姓信服他,奉他為“張天師”,尊老子為教祖,奉《道德經》為經典,道教從此誕生了——以上道教典故,歷朝歷代的皇室都很清楚,所以到了唐代,老李家當權了,唐高祖李淵為抬高李姓家族的地位,就認老子為祖宗,對老子一再加封,大力推崇道教,把洛陽玄元廟(今上清宮)改為“太上玄元皇帝宮”,將老子李耳的誕辰(農歷二月十五)定為“國慶日”。
開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正月,唐玄宗詔令洛陽、長安各置“崇玄學”,學內設博士、助教各1人,有學生100人,培養道教高級人才。天寶二年(公元743年)正月,兩京“崇玄學”改為崇玄館,博士為學士,助教為直學士。從此,各地道教學子都背著行囊來這里深造。
這學府可真牛!校長由宰相兼任,學生主要學習《老子》、《莊子》、《列子》、《文中子》等。
洛陽“崇玄學”總共辦了13年,從天寶二年到天寶十四年,共培養了1300多名高級道教人才,一直到“安史之亂”爆發才停辦。這些學生在洛陽學習期間,還遵照唐玄宗的指令,繕寫了道藏《三洞瓊綱》5700卷,分套裝訂,藏于長安、洛陽的道家宮觀內。(原標題:洛陽之最:上清宮 史上最早的道教高等學府)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