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山簡介
神農山風景名勝區位于河南省沁陽市西北23公里處的太行山南麓,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世界地質公園、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級獼猴自然保護區、儒道佛文化名山、中國攝影家協會創作基地。因炎帝神農氏在這里辨五谷、嘗百草、開創農耕文明,故而得名神農山。
神農山自然風光優美。主峰紫金頂海拔1028米,矗立中天,氣勢雄渾。遍布16000余株珍稀樹種龍鱗松的白松嶺,一嶺九峰,猶如巨龍橫臥其間,被地質專家形象地譽為“龍脊長城”。神農山生態植被茂盛,氣候宜人。景區植被覆蓋率達90%以上,被人們形象地譽為“生態植被天然氧吧”。這里有植物1912種,名貴中藥材300余種,至今仍流傳著“神農谷里走一遭,有病不治自己消”的俗語;神農山動物種類繁多,和諧天成。這里的陸棲脊椎動物有260余種,其中僅太行獼猴就達3000多只,分屬9個獼猴群,它們就像是大山里的9個原始部落一樣,或在斷崖石壁間騰挪跳躍,或與游客嬉戲逗樂。
神農山文化底蘊厚重,千古傳承。遠古時期,炎帝神農在此設壇祭天;西晉女道士魏華存在此修道42年,著述了被后人稱為“四大天書”之一的《黃庭經》,并創立了道教上清派;北魏時高僧稠禪開始在此開鑿太平寺摩崖石刻,并興建云陽寺、臨川寺、太平寺和沐澗寺。建造年代比泰山南天門還要早154年的三大天門,巍然挺立在群山峻嶺之間,仿佛讓你穿越5000年的歷史時空。神農山還是祈財、祈福和祈運的圣地,炎帝神農是中華民族最早的財神、醫祖、官祖,中華龍的崇拜、龍的圖騰從神農山開始。
1940年,朱德總司令從山西赴洛陽談判途經神農山時,被壯觀的景色感染,有感而發,賦詩一首《出太行》:“群峰壁立太行頭,天險黃河一望收;兩岸峰煙紅似火,此行當可慰同仇。”原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思卿到景區視察后欣然題詞“神農白鶴松,九州一奇觀”!
龍脊長城
神農山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觀,形似巨龍;而石灰巖構成的山體又像人工堆砌的長城一樣,被地質專家形象地稱為“龍脊長城”。
太行獼猴
國家二類珍惜野生動物,具有很高的生態價值和科研價值,是太行山的無價之寶。這些討人喜歡的精靈獼猴,每一只都是紅臉蛋、雙眼皮的美人猴,神農山也因有了它們,才使得深山峽谷平添無限靈氣。
龍鱗松
又名白皮松,生長于海拔800米以上的懸崖絕壁上,全國僅長白山和神農山擁有此類野生樹種,而神農山的龍脊長城是全國數量最多、最集中的野生龍鱗松原生地,16000余株形態各異的龍鱗松,宛如大山里的精靈,在懸崖絕壁上展現著萬種風情。(原標題:神農山 神龍盤 九州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