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拳震四海寂寞陳家溝
2012/3/12 9:58:11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8月25日,第五屆中國焦作國際太極拳交流大賽落下帷幕。選手陸續離開焦作,剛剛熱鬧了幾天的陳家溝,又開始冷清起來。
與之相反的是百公里之外的登封少林寺。在10多天前因為8名青春美少女身著艷麗泳裝在寺前T型臺上風情走秀,引得國內外媒體追逐,接著在8月26日該寺還迎來NBA籃網隊球星哈里斯。
同是武術圣地,同生河南,相比少林寺,陳家溝略顯沉寂。
南望少林
“太極圣地”似乎太沉默
讓一個人公開承認自己的不足,是困難的。
但溫縣陳家溝村71歲的老支書張蔚珍,卻承認得很徹底,“我們陳家溝,與少林寺的發展沒法比,差距太大了。”
從鄭州出發,沿高速公路向西,到鞏義下路,過黃河是焦作市溫縣。由溫縣縣城再向東5公里青風嶺上,即是陳家溝村。
8月26日,張蔚珍坐在陳家溝村頭和一群老人閑聊,白色文化衫上,前面是一幅黑白八卦圖和太極兩字。他說:“雖然不能(和少林寺)比,我也得穿文化衫,這是對陳家溝的宣傳。”
不過,村民認為張蔚珍已經做得夠好了。上世紀60年代,張蔚珍開始任陳家溝村支書,直到去年才不擔任。在他任上,陳家溝由一個貧窮山村,成了“太極圣地”。
8月26日,國際太極拳大賽結束不久,陳家溝的街道已冷冷清清。當天太極拳祖祠的游人沒有超過10個。3個溫縣人想進去,一聽門票40元一張,商量后轉身離開。售票員證實,陳家溝游人不多,一年門票收入幾十萬元。而少林寺的門票年收入,早就突破億元大關。
“游人少,來陳家溝學太極拳的人也不多。我們學校是陳家溝最大的武校,也是成立時間最早的,可連登封一個中等規模的武校都比不上,差距大得很。”陳家溝太極拳學校一負責人王升效稱。溫縣體育局負責人說:“經過幾十年開發的陳家溝,(與少林寺相比)仍顯得冷清許多。”
聲名不弱
一套太極拳就是一部中國傳統文化
把陳家溝與少林寺相提并論,是因為它與少林寺有著天然可比性:登封少林寺和溫縣陳家溝是中國兩大功夫的發源地。陳家溝以及太極拳的歷史,并不比少林寺遜色。
明朝初期,山西省洪洞縣一帶居民紛紛外遷。陳卜攜家來到溫縣落腳,最后定居青風嶺常陽村。由于此處嶺多土匪多,精于拳械的陳卜,便在村中設立武學社,教授子弟,保衛桑梓。后來陳家人丁興旺,在村中漸成大戶,這個村中又有一條大溝,人們便把常陽村叫做陳家溝。
明朝末年,陳卜第九世傳人陳王廷在祖傳拳術基礎上,吸取眾家武術之長,結合導引吐納術、黃庭經、易經和中醫經絡學,創編一套具有陰陽開合、剛柔相濟、強身健體的新拳種,按陰陽轉換之意取名為太極拳。
關于太極拳這段歷史,記者從溫縣地方志和《陳氏家譜》中也得到印證。
斗轉星移,清朝道光年間,河北永年人楊露禪前來學拳,取得太極拳真諦后將太極拳帶出了陳家溝。由此,太極拳在社會上廣泛傳播開來,并迅速演變為楊、吳、武、孫、和等諸大流派,譽享九州。陳家溝堅守的,就成為陳氏太極拳了。
“不管派別再多,他們的拳理都是一樣的,只是架式不同,太極拳是陳家溝的驕傲。” 張蔚珍認為。
陳氏太極拳第十二代傳人、陳氏太極拳鄭州文博廣場輔導站站長范學天認為,太極拳是最能夠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項目,簡單的動作,包含了陰陽、動靜、禪武、釋、道、醫等諸多內容,可以說,一套太極拳,幾乎囊括了中國所有的傳統文化。
厚重歷史
兩步一故事,三步一傳說
同樣作為發源地,相對少林寺,陳家溝卻有“齊名不同命”的境遇。擁有700多年歷史的陳家溝,只有在太極拳大賽的時候才有人關注。
陳家溝的落魄并非自身沒有資源,河南省九鼎德盛投資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保盈對太極情有獨鐘,他曾數次前往陳家溝,也曾經仔細分析陳家溝擁有的豐富資源。
“位置上,陳家溝向南不到十公里是黃河,稍微向西就是河洛匯流處。”張保盈說,黃河和洛河在這里匯流,黃河水是渾濁的,洛水是清的,兩河在那里形成一個天然的太極圖形。
探尋陳家溝,記者發現,綠樹掩映陳家溝,兩步一個故事,三步一個傳說,走上五步就是一段太極拳歷史。
目前,東大溝仍保留著原始的自然風貌。溝上懸崖峭壁,房屋鱗次櫛比,雞犬相聞。溝內按太極八卦之理修建了兩座練拳臺。夜晚在月光下,溝內拳姿翩翩,器械聲叮當作響,真可謂“幽幽陳家溝、巍巍太極風”。
張蔚珍介紹,太極拳興起后,陳家溝人在村里建起三四所成規模的武校,還有村民辦起家庭武館,在家里授徒。
資料顯示,在全國各類武術比賽中,溫縣在太極拳項目中獲得的獎牌不計其數,其中一位年輕拳師一人就獲得金牌近100枚。
1992年,溫縣被國家體委首批命名為全國武術之鄉,陳家溝也被中外太極拳愛好者視為“太極圣地”。之后,溫縣教育部門和體育部門聯合下文,將陳氏太極拳作為全縣中學體育課的必修課。
“陳家溝乃至溫縣最大的遺產就是,這里仍然保留著太極的‘根’,仍然具備‘圣地’的特質,這是任何一個地方都不能替代的。”河南省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宋向清表示。
渴望關注
誰來搖醒“酣睡”的陳家溝
但陳家溝并非一成不變,在少林寺風生水起的同時,陳家溝也在進行開發。
2005年,溫縣將陳家溝陳氏祖廟改擴建成太極拳祖祠,和不遠處的楊露禪學拳處一起打包,構成陳家溝景點,出售門票,正式開發太極旅游。
沿主干道到村北部,兩座高大牌坊夾著一個廣場兀自矗立,對著廣場的正是令人敬仰的太極拳祖祠。
“這里供奉著太極拳鼻祖陳王廷的塑像,還有歷代太極拳宗師的碑碣,里面的建筑和物件,都與太極有關。”張蔚珍說。
記者了解到,目前焦作正在籌建陳家溝太極拳核心景區、太極拳非物質文化生態園和古村落保護與恢復、太極養生園和陳家溝旅游汽車站等項目。
但相對于少林寺,處于開發中的陳家溝仍需追趕。有專家稱,當河南各個地方都在發揮自己資源優勢引進項目時,陳家溝還沒有“睡醒”,已經不是“抱著金飯碗討飯”了,而是“抱著金山討飯吃”,“這實在太可惜了”。(原標題:一拳震四海寂寞陳家溝)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大河網 作者:王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