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300多年,文峰塔傾斜了不到1米,從1990年到目前的短短14年間,傾斜了10多厘米,每年傾斜將近1厘米。”4月7日,許昌市博物館的一位負責人說出了文峰塔的現狀。
坐落在許昌市博物館院內的文峰塔,始建于明萬歷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通高約52米,呈平面八角形,為13層閣樓式磚塔,是我省200多座明代磚塔之冠,1963年被省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許昌市首次測量后發現,該塔向北偏東方向傾斜不到1米。今年4月1日,許昌地質測繪院出具的測繪報告顯示,塔頂向北偏東方向偏移1.03米,塔身傾斜1.18度。該報告說:“數據顯示,文峰塔已顯現出變異跡象,建議定期對古塔進行觀測。”
許昌市博物館一位專家分析說,文峰塔傾斜加速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地下水開采過度,形成地下漏斗;二是窄軌鐵路離塔太近,過往的火車引起震動;三是地基的變化,塔南面向陽的地基硬,北面背陰的地基軟。市博物館負責人表示,將把有關情況向上級反映,尋求應對措施,延緩文峰塔傾斜的速度。(原標題:許昌文峰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