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霸陵橋景區
2012/4/11 9:24:33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悠久而博大的中華文明,深厚而鮮活生動的三國歷史鑄就了人杰地靈的許昌。三國時期的許昌是北方政治、軍事、文化的中心,是曹操的軍事大本營。曹氏集團雄居于此二十五年,挾天子以令諸侯,修耕植以蓄軍資,廣攬人才,圖謀霸業,建立了千古不朽的業績,使許昌成為一代帝都,被譽為三國文化之鄉,享有“魏都”的盛譽。三國時期,曾經是一個英才輩出的時代,許多叱咤風云的歷史人物都曾在這時大顯身手,演繹出了一幕幕人生壯舉,留下了許多悲歡離合的故事和千古絕唱的佳話,成就了英雄對歷史的創造,鑄就了歷史對英雄的評判。
一位雄才大略的漢相,一位圖謀霸業的梟雄——被后世稱為“奸雄”的曹操與三國蜀漢大將、劉備的結義兄弟——被后人奉為“武圣人”的關羽在這里演繹了一段千古情結。從唐代畫圣吳道子留下的灞陵橋關公挑袍畫卷、到元代關漢卿筆下元曲“千里走單騎”,無不向一代代人訴說著這段故事中的人生哲理——信與義。郭沫若先生曾說:“聞聽三國事,每欲到許昌。”曹操和關羽,這兩位對許昌產生過深遠影響的英雄人物,當年就站在這灞陵橋上,共同演繹了一段“信與義”的佳話。自此,“灞陵挑袍”的故事被后人廣為傳頌。“長髯勒馬橫刀處,萬古英風灞陵橋。”灞陵橋作為關羽過五關斬六將,鑄就此后輝煌一生的起點,理應銘記在歷史的記憶里。
灞陵橋景區,是國家AAA級景區,位于京廣鐵路許昌站的城市西區。景區由三國勝跡灞陵橋(又名八里橋)、關帝廟及古典園林建筑組成。占地160多畝,環境優美,文化底蘊豐厚,是許昌市龍頭景區,也是《中國文物古跡游》三國戰略旅游線上的著名景區。景區內雕塑園、青梅園、桃園、竹園、柳園、果園等相映成趣,各類亭、臺、樓、閣、榭、廊等熠熠生輝。山在花木竹石中高低參差、疏密有致,明靜幽雅。園與園、園與景曲徑相連、綠水回環。園中有園、景中有景、移步換景,無論從哪個角度觀賞,都有醉人美景堪堪入畫,令人忘憂、忘倦、忘歸。步入灞陵橋景區,透過歷史煙云,仿佛回到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國爭雄時代,不由令人思緒萬千。(原標題:許昌霸陵橋景區)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中新網河南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