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輪寺三圣舍利塔
2012/4/23 9:51:54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提起北京 天壇的回音壁,大家都知道它是有名的回音建筑。然而,你可能想不到,在河南省三門 峽市也有一座聞名全國的回音建筑,這就是寶輪 寺三圣舍利塔(又稱蛤蟆塔),它和天壇回音壁以及山 西普救寺的鶯鶯塔、四川潼南縣大佛寺的石琴并稱為我國四大回音建筑。
寶輪寺三圣舍利塔,位于三門峽市 風景區內,距市區5公里。原來是陜州城內寶輪寺的寺塔,塔距今已有800余年的歷史。三門峽市古稱為“陜”地,陜州城始建于 西漢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歷經以后的各個朝代和歷史時期,陜州這一稱呼一直沿用。1957年,因陜州城屬三門峽水庫淹沒區而拆除,陜州城從此消失。陜州故城歷史上雖然經多次修葺,但位置一直未變,這座悠悠兩千年之久的古城,一直是中國歷史上東都洛陽和西都長安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秦、晉、豫三省的交通要道。城內風光秀麗,寶輪寺三圣舍利塔就是其中的名勝之一。城內其他名勝因拆遷,今只剩下點滴遺址,惟有這座寶輪寺三圣舍利塔歷經滄桑而風采依舊,沐黃河雄風,巍然屹立在舊城遺址內。
寶輪寺三圣舍利塔南向,為方形13級密檐式磚塔。平面近似正方形,塔高為26.5米,塔圍長21.6米,系用青灰磚一順一丁壘砌而成,整個塔身自下而上逐層收斂,每層高度均勻遞減,外輪廓呈拋物線,四方錐體,自第一層塔身以上,每層分別辟有半圓形拱圈門或設佛龕、窗洞等,塔內有磚砌梯道,拾級登頂,可遠眺黃河風光。
令人擊掌稱絕的是,游人若離塔數丈,或叩擊石頭,或拍打手掌,從塔內便會傳出“咕哇、咕哇”類似蛤蟆的叫聲。若叩石、擊掌越快、越響,這種蛤蟆叫的聲音也就越逼真、越響亮,所以人們俗稱其為“蛤蟆塔”。據民間傳說,寶輪寺舍利塔內原有一對金蛤蟆,每當夜幕降臨,它們往往率先鳴叫,附近小河邊、池塘內的同類隨即唱和,使得遠近蛙聲此起彼伏,十分壯觀。可是后來,有一位貪心的喇嘛僧途經寶輪寺時,悄悄將其中的一只雄蛤蟆盜走,從此古塔內就只剩下了一只雌蛤蟆,響聲也就不如從前那么洪亮了。其實,這種蛙鳴之聲,本出于回聲原理,是古代勞動人民將聲學原理巧妙地運用于建筑領域的智慧結晶,充分顯示出建造者高超的設計技巧,具有很高的建筑科研價值。平時,總有三五成群的游人專程前來,你敲幾下,我敲幾下,耳聞蛙鳴,嘖嘖稱奇。1963年6月,此塔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專家介紹,該塔為河南省已知的三座金塔之一,它是在總結唐、宋建筑工匠經驗的基礎上,由金人獨創性地建造的一座內部結構獨特,外形柔和美觀的金塔,既吸收了唐代密檐式方塔的外形,又采用了宋塔內部結構,同時又異于金國其他地方的遼、金磚塔,具有較重要的建筑科研價值。(原標題:寶輪寺三圣舍利塔)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旅游休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