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龍灣景區(qū)位于河南省三門峽市盧氏縣磨口鄉(xiāng),距縣城20公里,總面積約50平方公里。因屹立著大龍頭和小龍頭兩座山峰而得名。明朝末年曾是闖王李自成屯兵養(yǎng)息、圖強發(fā)軔之地,山山水水遍布著李闖王和高夫人及其兵將活動的遺跡。
雙龍灣以秀美的自然山水為亮點,遍布著險峰、秀水、幽谷、奇石、珍樹和沙灘。夏有瀑布群、水簾洞及洛河小三峽無限風光,冬觀冰瀑、攀巖、射獵、游天然溶洞,一年四季均可游覽。雙龍灣景區(qū)有六大游覽區(qū),500余個景點。
一是靈山秀水、瀑潭成群的桃花谷,人稱“小九寨”。因谷內(nèi)演繹著闖王女兵桃花的神奇?zhèn)髡f而得名。目前開發(fā)長度1.5公里。谷里清流激蕩、瀑潭相連,七十多條瀑布,千姿百態(tài)、形狀各異。幾十個水潭碧藍澄澈、水光瀲滟,儼然真到了九寨溝。最具魅力的是水簾洞:洞內(nèi)洞中套洞,洞中大廳傳說是當年闖王和高夫人商議軍情的議事廳,洞前水簾如注,寬達150米,堪稱“華夏第一水簾洞”。凡遇晴天正午時分,七道彩虹閃爍,十分罕見,美麗異常;水簾洞對面還有一童子神泉,喝了神泉水容光煥發(fā)、延年益壽,傳說當年義軍軍醫(yī)老神仙曾用此泉為傷員療傷;另傳凡欲生男孩的女子摸一摸童子的小雞雞極其靈驗。還有谷口的迎賓瀑,落差50余米,道道水流從草叢樹間涌下,頗為壯觀。谷內(nèi)還有一形似女陰的巖壁,人稱羞女巖,男人見了笑哈哈,女人見了羞答答。
二是蜿蜒跌宕、險峰競秀的洛河小三峽。峽谷寬80--120米,人稱“北國漓江”,景區(qū)水域長10公里,水深1--8米。游人既可乘船觀光靈山秀水,享受天然氧吧,也可泛舟漂流,一邊觀賞漫山紅葉、闖王古棧道、大小龍頭、神刀、鋸齒崖、天氣預報臺、將軍石等多個景點,一邊領(lǐng)略回味闖王當年厲兵秣馬的神韻。
三是大自然巧奪天工的天然溶洞群。位于大龍頭半山腰,屬典型的白云巖洞穴,已發(fā)現(xiàn)和探明的溶洞共有6個,現(xiàn)開發(fā)的1號洞深100余米,共分五個展廳。洞內(nèi)鐘乳石林立,形狀各異,經(jīng)歷億萬年滴水之功形成了如孔雀開屏、寶塔鎮(zhèn)山、神仙觀子、一吻千年、擎天玉柱等神奇景觀,千姿百態(tài),異彩紛呈。
四是流螢飛瀑、蟹弄清溪的螃蟹溝。目前開發(fā)長度1公里。溝內(nèi)有大小瀑布40多條,并隨處可見螃蟹弄水。溝口有一建于明代以前的古廟,名曰大王廟,供奉著土地、山神和龍王,保佑著一方平安,風調(diào)雨順,舟行順利,現(xiàn)當?shù)匕傩蘸陀稳硕荚傅酱思腊荩楹瀱栘,?jù)說十分靈驗。廟外高瀑飛瀉,瀑下潭潭相串,潭水晶瑩翠綠,仿佛身入四川黃龍一般。螃蟹溝突出的是生態(tài)和趣味,溝里多見象群戲水、蛇鷹相搏等場面。站在溝口山頂俯視遠山,清澈的洛河水宛如一條綠腰帶,纏繞著大龍頭,大有銀河天降之感。
五是薈萃闖王傳說的闖王廟、練兵場、高家寨、銅鼓山等大龍頭闖王軍事旅游文化區(qū)。明崇禎十年,闖王李自成和高夫人兵敗潼關(guān),突圍轉(zhuǎn)戰(zhàn)至盧氏縣磨溝口雙龍灣,謀士宋獻策見雙龍灣有大小龍頭可謂靈山,有洛河小三峽等多條長流不竭的深谷溪流可謂秀水,是龍蟠虎踞之地,便建議闖王在此休養(yǎng)生息,以圖東山再起。于是闖王及高夫人便在雙龍灣安營扎寨、操練人馬、擴軍備戰(zhàn),并很快聲威大震,占領(lǐng)河南,后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F(xiàn)存有義軍寨墻,箭頭、斷箭隨處可見,不知建于什么年代的闖王廟屹立于大龍頭最高峰,幾百年來當?shù)匕傩兆园l(fā)祭拜,香火不斷。
六是妙趣橫生的游獵場。觀闖王文化群等多個景點不僅可感受闖王文化的濃厚韻味,同時還可在當年起義軍操練的巖壁攀巖歷練。更為刺激的是不遠處的游獵場,放養(yǎng)有梅花鹿、羚羊、野兔、野豬、野雞等動物,游人既可觀賞,也可用弓箭射獵游戲并享受各類野味。
除以上六大游覽區(qū)以外,雙龍灣景區(qū)還有少見的濱河沙灘兩個和水上游樂場。洛河沙細膩、潔凈,洛河水清澈透明,奔跑、嬉戲于河濱沙灘,仿佛到了南國海濱,可泳、可戲、可漂、可浴,并可開展各種水上趣味活動,還可泛舟湖上,任春風蕩漾,人稱南有三亞亞龍灣,北有“中原第一灘”。
整個雙龍灣景區(qū)自然山水與人文景觀融為一體,既可觀水,也可沙浴、攀巖和射獵游戲。更為奇特的是,每年12月天寒地凍,水簾洞涓涓水流凝成了串串冰掛,如柱、如刀、如劍,晶瑩剔透、如詩如畫,這些天然冰雕藝術(shù)品使游人仿佛進入了“冬之韻、冰之夢”的童話世界。適合各年齡段的人前往游覽。(原標題:雙龍灣風景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