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客家播遷圣土采集儀式在燧皇陵景區圓滿完成
2013/5/13 17:07:46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12月3日上午,燧皇陵景區內彩旗飄飄、鑼鼓喧天,“世界客家播遷路”圣土采集儀式在中華火祖故里商丘燧皇陵景區隆重舉行。
商丘市政協副主席梁靜,“世界客家播遷路”組委會主任、印尼大同黨總主席,亞細安客屬公會聯合總會主席吳能彬,“世界客家播遷路”組委會副主任,河南省客家聯誼會會長林雪梅,市委書記王保存,市委副書記、市長陶明倫,市領導高獻濤、曾昭寶、賈宏偉,睢陽區代區長薛曉峰,睢陽區委副書記王俊峰,睢陽區人大常委會主任翟建華,睢陽區政協主席陳若杰等領導及海內外客商代表和各界群眾1000多人參加了圣土采集儀式。
上午9時38分,參加采集儀式的領導和嘉賓佩戴著黃絲巾,伴隨著悠揚的《新商頌》樂曲款款步入燧皇陵,肅立在“三皇”之首燧人氏雕塑前。9時50分,圣土采集儀式正式開始。
儀式由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副市長曾昭寶主持,梁靜、吳能彬、林雪梅、王保存、陶明倫、高獻濤、賈宏偉等領導同志分別向燧人氏塑像敬獻花籃。海內外客家人和部分企業界代表等懷著虔誠和敬仰,凈手上香、獻爵。隨后,全體來賓向燧人氏塑像行施拜禮,陶明倫恭讀祭文。
梁靜在講話中說,河南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更是客家人根之所在。歷史上,客家人就是從這片中原大地出發,邁上了艱辛遷徙、生存發展的路程。他們雖然遠離家門,但一直懷戀著中原故土,始終自稱“客家人”,把中原作為魂牽夢縈的心靈故園。同時,中原人民也思念著、牽掛這些遠離故土的客家人。“世界客家播遷路”文化交流活動,以河南客家祖根地為起點,沿著中原客家先民走向全世界的遷徙之路,梳理、探尋中原與客家的血脈關系,推動、促進中原文化與客家文化的融合與發展,對于實現河南文化大省向文化強省跨越,提升河南在世界的影響力和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義。祝愿“世界客家播遷路”活動圓滿成功。
王保存在講話中說,商丘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物華天寶,人杰地靈,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更是客屬文化的歷史根脈。商丘作為傳承中華文明源頭的圣地之一,始終是海內外客家人尋根謁祖之地。此次采集圣土活動,將激勵著商丘人探尋與客家人的血脈關系,探尋火文化、商文化和客家文化的融合發展,是一次問候、祈福之旅,是一次開放包容、傳播友誼之旅,是一次加深感情、增進合作之旅。這次圣土采集儀式的成功舉辦,不僅是我們觸摸祖先足跡、踏根尋夢、祭祖歸宗、共話鄉情的具體見證,更是鋪就客屬游子歸鄉的精神之路,必將進一步加強海內外客家人的聯系,增進與祖根圣地親人的感情,匯聚加快商丘發展的強大合力,推動家鄉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更高的臺階。
吳能彬在講話中說,“世界客家播遷路”活動是全球性客家文化交流活動。發起這項活動是為了加強河南與海外客家人的聯系,提高河南在全世界的影響力、凝聚力,激發海內外客家人回歸河南老家尋根問祖、旅游觀光、投資興業的熱情,促進河南文化、旅游、經濟的發展。在“世界客家播遷路”活動中,我們將組織一系列的文化交流、聯誼鄉情、宣傳河南等活動。“采集中原圣土、打造文化標志”活動,就是在河南省始祖文化圣地中選擇最具代表性的地區采集圣土,制成“中原圣土望君歸”特殊紀念品,滿載著厚重的中原歷史文化,跟隨在全球展開的“世界客家播遷路”大型文化交流活動,代表中原父老鄉親的思親情節,獻給海內外客家人。
懷著無比虔誠和敬仰之情,與會嘉賓和客家人代表取來燧皇、帝嚳、閼伯圣土,裝入黃綢袋,置于供案之上青銅商鼎中。隨后,由睢陽區人民政府代區長薛曉峰向林雪梅女式遞交圣土。
儀式結束后,與會領導和嘉賓恭送圣土。圣土采集完成后,將以采集到的圣土和黃河水為主要材料制成“中原圣土望君歸”特殊禮物,在12月舉行的“中原文化寶島行”中,由省主要領導代表我省人民贈送給世界客屬總會。其后將隨“世界客家播遷路”全球文化交流活動,贈與海內外客家社團,成為代表河南形象的文化標志。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河南文化產業網 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