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秀美山水 >> 瀏覽相關信息

馬氏一莊園 半部近代史

2013/5/31 9:52:31 點擊數: 【字體:


    一個融合了精美建筑和深厚人文歷史的莊園,終于擺脫了“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命運。在晉升為國家4A級景區之后,馬氏莊園成為旅游熱點。但專家認為,馬氏莊園的價值并不僅僅是建筑特色,而是莊園深厚的文化、歷史積淀。這是任何莊園都無法復制的。 

  深閨寶貝營建近50年的巡撫故居

    一個融合了精美建筑和深厚人文歷史的莊園,終于擺脫了“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命運。安陽西21公里的蔣村鄉西蔣村的景點,剛剛被國家旅游局批準為4A級景區,這個落寞了近百年的莊園,“抖擻精神”迎接游客,又重新煥發生機。馬氏莊園為清末兩廣巡撫馬丕瑤的故居,建于清光緒至民國初年,前后營建近50年之久,2000年9月2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近年政府數次撥巨款對其進行了全面維修,基本上恢復了原貌,2007年4月底正式開放,成為了一處聞名遐邇的旅游觀光景區。安陽縣縣委宣傳部部長朱宗娟介紹說,從景區正式對外開放以來,馬氏莊園以其獨特的建筑特色和人文歷史,受到來訪的諸多專家、游客的稱贊。“我接待過很多專家,他們看之前對莊園不太了解,但看完之后都感覺很震撼,說想不到這里竟然有保存這么完好的清朝官邸,這個莊園真是個‘寶貝’!”“馬氏莊園我去過,就其價值來說,我覺得比山西的喬家大院和王家大院都要高。”河南省發改委經濟研究所所長鄭泰森說,“這個地方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建筑宏偉專家稱之“中原第一宅”

  最吸引人的,是馬氏莊園的特色建筑。記者通過莊園內的示意圖了解到,建筑群主要由北、中、南三區組成,共分六路。其中北區一路,建有兩個四合院;中區四路,其中西三路為住宅區,每路前后又均建四個四合院,每條中軸線上各開九道門,俗稱“九門相照”,東一路為馬氏家廟,前后兩個四合院;南區一路,其中軸線上亦為九門相照格局,前后亦由四個四合院組成。在中心建筑的東、西、南三側則各建一排配房環衛。記者看到,馬氏莊園以四合院為基本形態合縱連橫,前廳后院五脊六獸,呈穿廊虎抱之勢。而建筑細部裝飾更是豐富多彩。部分門墩雕對獅,昂首吼叫,顯示出主人的威嚴;門窗上、房檐下,木刻磚雕繁多,富麗堂皇,有花鳥走獸,人物樓臺,房脊飾以波浪花卉,山頂懸垂有中西合璧造型,顯示清末民初建筑的深厚韻味和官僚府邸的舊日風采。“這種建筑或許與莊園主人馬丕瑤亦東亦西、亦南亦北的為官經歷有關,也可能跟馬家亦官亦商有關。”安陽縣文化局一位負責人說。安陽縣縣委書記張保香介紹說,整個莊園設計合理,布局嚴謹,主次分明,左右對稱,前低后高,錯落有致,氣勢宏偉壯觀,莊園建筑全為磚木結構,灰瓦蓋頂。其建筑特點既有北京傳統四合院特色,又有中原地方民間建筑特色,又兼有山西雕刻藝術特色。“專家參觀過這里后,稱這里為‘中州大地絕無僅有的大型封建官僚府第’,‘中原第一宅’也因此而得名。”張保香說。對清代宗法制度頗有研究的鄭州航院呂寬慶博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馬氏莊園的建筑風格和規制,和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社會義務和理想格局是相吻合的。馬氏莊園完美地體現了人文精神與傳統建筑藝術的融合。 

  厚重歷史

  慈禧御書搭配劉鄧指揮部

  但建筑本身,并不是馬氏莊園唯一有價值的地方。導游告訴記者,馬氏莊園最大的特色就是歷史和文化——慈禧太后、光緒皇帝曾在這里落腳,這里有慈禧太后御書總長2.87米的巨幅“壽”字中堂,這里有光緒皇帝御筆親屬的碑文,這里有直徑66.4厘米、重達31.75公斤的碩大銅鏡,至今尤人影可鑒,這里有長近2米半、寬1米的“太史第”、“進士第”等牌匾,以及以明清家具、古玩和服飾為主的民俗展覽。安陽縣文化局原局長鄧葉君說,馬氏莊園之所以有 “韻味”,在于莊園是中州大地最大的官僚府第,國內罕見,又是革命志士馬青霞的故里。一座馬氏莊園,可以說是中國近現代史的縮影,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發生的許多重大事件都能在該莊園找到旁證。他舉例說,莊園主人馬丕瑤,晚清封疆大吏,官至兩廣巡撫,為官30多年,被百姓稱為“馬青天”,被清光緒皇帝褒獎為“百官楷模”。馬丕瑤膝下有四男三女,亦多遠見卓識,在中國近代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大兒子馬吉森是個著名的實業家,二兒子馬吉樟曾在辛亥革命后任北洋政府總統府秘書,三女兒馬青霞是我國著名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辛亥革命女志士,有“南秋瑾、北青霞”之美名。安陽市旅游局規劃科科長郭衛兵總結說,馬氏莊園的崛起,首先是景區本身資源厚重,品味極高。其次是保存非常完整,修繕整治到位,征集文物豐富,第三,馬氏莊園出現了一批有影響的人物。另外,這里曾經作為劉鄧大軍的指揮部,為景點增添了紅色景區的內涵。

  繼續包裝7500萬投資打造旅游“明珠”

  集建筑特色和深厚文化歷史為一體的馬氏莊園,卻經歷了“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漫長過程。曾參與莊園開發的安陽縣文化局原局長鄧葉君說,該莊園于抗日戰爭初期歸為公有,歷為安陽縣師范、安陽縣第一中學、蔣村完小和蔣村糧站等單位占用,但正因為長時間作為學校宿舍,才保存如此完好。鄧葉君說,2000 年9月2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縣里決定對其進行開發。當年縣委、縣政府投資1000余萬元,對馬氏莊園內部進行了大規模整修和開發,并征集莊園主人遺著、遺物,基本恢復了莊園的歷史原貌,2007年五一前夕,莊園正式開放。“有如此的旅游資源,應該加大宣傳和開發力度。”省發改委經濟研究所所長鄭泰森說,雖然馬氏莊園比喬家大院更有價值,但應該看到,相對于喬家大院,馬氏莊園還是缺乏包裝和推廣的。安陽縣縣委書記張保香介紹說,下一步他們將加大對馬氏莊園的投資力度:投資500萬元修繕北區老宅;投資5000萬元修建明清一條街;投資2000萬元恢復馬氏莊園后花園。“我們已經成立了馬氏莊園建設開發指揮部,全部工程計劃2010年底建成,并對外開放。”張保香說,“相信我們會使這座莊園成為中原大地上一顆璀璨明珠。”(文圖 肖澤穎)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央視網 2011-10-26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