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秀美山水 >> 瀏覽相關信息

【北宋皇陵】一個王朝的縮影之風水

2013/7/10 17:28:51 點擊數: 【字體:


    “要搞好宋陵保護開發工作,打響中原文化這張名牌。”繼5月4日、6月17日,省委書記徐光春兩次對宋陵大遺址保護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后,前不久,徐光春書記再次對北宋皇陵作出如上批示。北宋皇陵是國務院公布的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十一五”期間國家100處大遺址保護重點工程之一,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址最完整的著名皇家陵墓群之一,她正在掀開厚重的歷史面紗,向世人展示1000多年前一個王朝的背影。

  站在鞏義城區眺望矗立在萋萋綠草中的北宋皇陵,16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埋葬著宋太祖趙匡胤及其父趙弘殷、太宗趙炅、真宗趙恒、仁宗趙禎、英宗趙曙、神宗趙頊、哲宗趙煦以及后妃、宗室、親王、王子、王孫和寇準、包拯、狄青、楊延昭等功臣名勛的祔葬陵墓1000多座,神道兩旁的石人石馬石像默默地守護著這座1000多年前北宋王朝的7帝8陵,一個在中國歷史上最悲憫的王朝就這樣向我們走來。

  選址鞏義之謎

  北宋皇陵坐落在鞏義境內嵩山以北、洛河之南130多平方公里的黃土嶺上,人們的第一個疑問是:北宋皇帝為什么把墳墓全部建在這里?

  熟悉宋史的人都知道趙匡胤自選陵墓的一個傳說:趙匡胤非常想遷都洛陽,但被他的弟弟趙光義和群臣阻攔,心中非常悲苦。當他從洛陽回開封經過鞏義時,他祭奠埋在這里的父親,更加悲從中來。于是,他登上闋臺,面向西方,要來彎弓,對臣下說:“我生不能居西京,死當葬此地!”彎弓搭箭,響箭向西北飛馳而去,箭落的地方就是今天的宋太祖趙匡胤的永昌陵。

  而與這一傳說相伴的是,許多宮廷的陰陽術士也找出許多葬在此處的理由,把鞏義說成是天下第一風水寶地。而與一般歷代帝王陵的選址不同的是,北宋皇陵的風水理念確實反常奇特。《永定陵修奉采石記》概括了宋陵選址的風水依據。意思是說:鞏縣這個地方,是風雨所會,陰陽所合,天地的中心位置,從來都是帝王所居之地,嵩山的峻極峰正是天和地的中心柱。在宋陵地宮的頂部,繪制的就是這樣的星象圖。

  長期從事宋陵研究的文物專家孫憲周說:北宋皇陵正是按照“五星利姓說”、“地形堪輿”和“山水風脈”選址,對陵地的選擇及對地形的利用有兩個特點,一是與歷代帝陵或居高臨下或依山面河不同,宋陵恰恰相反,它面嵩山而背洛水,陵區諸帝、后陵中軸線的方向皆北偏西若干度,正朝向嵩山少室主峰;二是各陵自然地勢呈南高北低,東穹西垂狀,陵臺于地勢最低處,一反我國古代建筑基址逐漸增高,而將主體建筑置于最崇高位置的傳統。

  在地面修復最完整的仁宗趙禎永昭陵,記者走進了被稱為鵲臺的第一道山門,果然發現這里不同于歷代帝陵拜謁者需仰視才見的習慣,這第一道山門卻是整個陵區的最高點,向下是層層的臺階,接連第二道山門乳臺,再下臺階為第三道山門南神門,直到陵區的最低處,方才是宋仁宗的陵墓。

  北宋皇陵風水理念的反常做法,徹底顛覆了我國傳統的建筑理念,被古建筑專家稱為世界建筑史上“唯一的孤例”。

  帝后不同穴

  “為什么劉皇后的陵墓不與她丈夫宋真宗趙恒的在一起呢?”在真宗趙恒的永定陵西北角一公里處,是他的皇后劉娥的陵墓,記者很不解這位生前曾經在真宗仁宗時代臨朝聽政煊赫一時的皇后沒有與丈夫合葬。孫憲周解釋說:這也是宋陵建制與歷代帝陵不同的特點之一,后妃采用的是祔葬制,均埋在皇帝陵外,不與皇帝同穴。皇后的建制與帝陵相似,只是規模較小,其他嬪妃均埋在帝陵后側。

  不止是帝后不同穴,不同于歷代帝王一即位就修陵的做法,北宋時期的皇帝生前是不修陵的,但又必須在駕崩7月內下葬。據史料記載:北宋皇帝下葬遵《周禮》,即從皇帝晏駕的某一天算起,選址、建陵、下葬到封閉皇堂,時間限在7個月內完成。從喪葬期間到陵墓后來的管理,均設有專門的機構,有常設的,也有臨時的辦事班子。常設的如太常寺,系宋朝中央專設的機構,負責掌管禮樂、宗廟、封贈、陵寢等事務,國葬期間,還有專設機構,如喪葬期組成的“五使”,規格就非常高。

  翻開浩瀚的宋史,在宋真宗的永定陵,就發生過一件因為“五使”擅權而引發的一件當時驚動朝野的大事,即太監雷允恭擅移皇堂案。宋真宗駕崩后,劉皇后主持真宗的喪葬安排,劉皇后任用自己的親信太監雷允恭擔任山陵都監,負責永定陵的修建時,雷允恭自作主張,舍舊穴,改在原選地上面百步處開挖皇堂,結果新穴下面出現了碎石和流沙,后來挖出了水。工程被迫停止。結果,雷允恭被杖死在鞏縣監獄,山陵使宰相丁謂被貶,劉皇后也很失面子。

  漫步宋陵,記者發現,每座帝陵平面布局整齊劃一,建造規制完全相同,都是坐北朝南,每個陵區都有上宮、下宮兩部分組成。圍繞兩宮劃有陵區管理界限,被稱為“兆城”。據陵區講解員介紹,這里的陵墓自古以來就沒有圍墻,北宋的皇帝崇尚節儉與仁恕,他們在陵墓周圍種上松柏甚至花椒等植物,形成植物隔離帶。

  “那邊就是包拯墓!”離趙恒陵墓西北1公里左右便是民間耳熟能詳的包拯墓了。記者看到,坐落在萋萋荒草中的包拯墓規模不大,清康熙年間重新豎立、刻有“宋丞相孝肅包公墓”的墓碑仍在,墓前的石羊、石虎、望柱仍靜靜地守護著這位人民愛戴的清官。孫憲周介紹,這也是嚴格按照宋陵建制而建造的,圍繞8陵還葬有22位皇后,近千座皇室家族以及寇準、高懷德、楊延昭等王公勛臣的陵墓,形成一個巍巍壯觀的帝王陵墓群。在一個縣城,集中建造這么多的皇帝陵墓,在中國五千多年的歷史中也是絕無僅有的。【原標題:【北宋皇陵】一個王朝的縮影之風水】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大河網 2009-08-09 作者:王澤遠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