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秀美山水 >> 瀏覽相關信息

中西合璧的劉鎮華莊園:似30年代繁華的上海街頭

2013/7/12 10:54:18 點擊數: 【字體:

 

    引子

  PREFACE

  小樓頗有老上海風韻

  劉氏家族的歷史也許是復雜的,但遺留下來的這座劉鎮華莊園無疑要簡單得多。

  劉鎮華莊園,是一座典型的中西合璧莊園,這是它最為顯著的特點。

  一條胡同將劉鎮華莊園分為三個部分:上院、北院和南院。南院是辦公區,其主體建筑是“仿重慶大廈”。

  胡同北側,是一排青磚青瓦的門面房,風格和康百萬莊園建筑別無二致,極具上世紀地主莊園的色彩。“這些門面房,其實就是下人們住的廂房,下人們住在這里,無論是照顧南院還是北院,都極為方便。”劉鎮華莊園文物保管所工作人員白春霞女士說。

  臨街廂房約有5間,均可通往北院。白春霞女士找來鑰匙,打開最東側的北院大門,迎面是一道影壁,上面刻著一個大大的“福”字。

  順著影壁的左側一拐,眼前豁然開朗,一棟兩層磚木樓房讓人嘖嘖贊嘆。

  這座兩層樓房雜糅了諸多歐式風格元素,建筑風格系中西結合,磚木結構,硬山式建筑,木板走廊,前檐平頂,小青瓦蓋頂,二層出檐置木欄桿,欞子雕花窗,整體造型灑脫別致,古樸典雅。走在院中,就像置身于上世紀30年代繁華的上海街頭。

  “去年我們開始修繕之前,這座樓被破壞得很嚴重,樓梯、護欄和窗戶的木料也朽壞嚴重。”白春霞女士說,經過一年的修繕,基本能夠還原當年的模樣。

  樓房為兩側對稱結構,每一側無論樓上樓下均為三間房屋,但奇怪的是,我推開屋門,發現三間房屋是完全通著的。“從理論上來說,這三個房間應該是分開的,但解放后這里曾被用來作學校,可能是那個時候打通的,我們很想恢復原來的狀況,只是苦于資料太少,目前只能修繕到這一步。”白春霞說。

  這座帶有上世紀30年代老上海風格的小樓并不高,但由于兩側樓間距很窄,不過三四米的距離讓樓下的人望著天空,很有一種涼爽的感覺。

  上院住宅區以窯洞為主

  如果說南院和北院都是中西合璧風格,那上院帶有非常強烈的當地傳統民居元素。

  踩著北院樓房的木板樓梯,來到二樓,走到最北端,左側一處青石砌成的通道,順著通道往上走,就來到了上院。

  上院是劉鎮華莊園的住宅區,建在半山腰,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分東西長51.6米,南北寬18 米,正面為石砌窯洞,西側面向東筑有二層小樓一棟,上下8間;面向北建有瓦房5間,青磚小瓦,木架結構。

  下區北壁筑窯樓2層共6間,東壁有大窯一孔,深、寬均約9米,磚砌窯臉,窯內全部由青磚砌筑。

  “上院這些窯洞基本上都是劉家家眷居住的地方。當時劉家人丁興旺,尤其是女眷,身邊不僅有一個丫頭,還有一個老媽子,有兩個人隨身伺候著。”白春霞說,劉鎮華莊園建成后,主要是劉鎮華和五弟劉茂恩及其家人在此居住。根據當地百姓的回憶,劉鎮華一家主要在南院居住。由于劉母也在此居住,因此上院曾經有一座戲臺,但如今已經全無蹤跡。

  劉鎮華莊園山環水抱,景色秀美。站在莊園頂部,自然風光盡收眼底。而在莊園東面山頂,據說原來還有一座炮臺,上院山頂筑碉堡炮臺一座,制高守險,戒備森嚴,但在上世紀50年代被焚毀。

  就整體來說,劉鎮華莊園層次分明,錯落有致,炮臺,住宅區,書院、花園、祠堂,馬廄等各項建筑分布有序。磚石砌筑窯洞30孔,樓房瓦舍200多間,總面積達1萬平方米,整體效果散而不亂。建筑設計中西結合,土洋混搭,裝修考究,豪華富麗。餐廳、舞廳、水電、供暖等各項生活設施配備齊全。如果說康百萬莊園是典型的封建地主莊園,那劉鎮華莊園則是融西方建筑與中原傳統民居為一體的民國軍閥莊園。

  2007年,南陽市古建筑研究保護所和新鄉市博物館曾對劉鎮華莊園進行了實地勘測?睖y結果表明,20世紀初,受西方建筑文化影響,河南近代建筑采用了中西合璧的建筑形式,使用了新型建筑材料,建設了一批宅院、公館、別墅,劉鎮華莊園即是這個時期河南近代住宅建筑的代表之一。

  由于建筑設計聘請的是德國專家,劉鎮華莊園采用了新型結構形式,以磚墻承重為特征的磚木混合結構取代傳統的以柱、梁、鎮、椽等構件組成的木構架承重體系。在材料方面,不僅引進了近代西方的施工技術,而且采用了混凝土操作技術及以水泥為基料的裝飾工程施工工藝。

  在裝飾風格方面,劉鎮華莊園融合了中西方的建筑風格。有的是西方的風格,但用的是中國的傳統材料;有的是中國傳統風格,但用了新型建筑材料;有的在砌筑柱墻時使部分磚塊或磚層突出或凹入墻面以形成各種形態的線腳;有用磨磚挑出墻面做成線腳,也有用燒制的弧形磚砌成拱券、墩、帽和線條。房屋的外墻基本采用清水墻面,白灰勾縫,無外粉刷。室內裝飾上墻一般用白灰泥土混合砂漿打底,麻刀白灰罩面,然后刷白。室內地坪大多采用水磨方磚和木地板鋪設,而玻璃窗扇,改善了防塵、采光條件。

  這種中西合璧的建筑帶有明顯的時代烙印,既有中國傳統建筑形式的局部變化,又有外國建筑形式在中國的演變和發展。無論在建筑意義還是文化層面上,劉鎮華莊園都有著非常深厚的歷史內涵。

  但很久以來,劉鎮華莊園一直被遺忘著。新中國成立后,劉鎮華家族有的逃往臺灣,有的定居海外,空蕩蕩的的劉鎮華莊園并沒有被閑置,曾做過學校、干部療養所、神北村大隊部、解放軍某部駐地、神北村小學校舍。直到1987年被確定為文物保護單位,文管部門進駐,才結束了這段歷史。

  “以前對劉鎮華莊園的定位主要限定在文物范疇,現在經過修繕和維護,將來很有可能作為旅游景點對公眾開放,讓更多的人能領略到這座中西合璧莊園的風采。”白春霞如是說。(記者 朱金中 通訊員 吳慶平 文圖)【原標題:中西合璧的劉鎮華莊園:似30年代繁華的上海街頭】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 2012-11-06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