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項城王明口鎮袁寨村,是一代梟雄袁世凱的出生地。
袁寨村,原名石腰莊,是明末仕宦石氏的一家莊園。清末,石氏家道中落,袁氏盛旺。1858年,袁世凱父親、祖父袁甲三等人以巨資購得石氏莊園,修筑寨堡,由項城城郊遷居于此,改稱“袁寨”。
這里建筑規模宏大,其中住宅就占地3萬余平方米,樓房266間,磚砌方形寨墻,門外吊橋高懸。
1859年9月16日,袁世凱就出生在這里,并在這里度過了他的童年。這里至今還有保存較好的部分建筑,這次,袁世凱故居和袁林雙雙入選“國保”名單。
中國講究葉落歸根,而袁世凱死后卻葬在了安陽。
袁世凱和安陽淵源頗深。1906年9月,北洋政府在彰德(今安陽)舉行了有4萬名士兵參加的大規模軍事會操,袁是閱兵大臣。這次閱兵,展現了袁世凱的軍事實力。此后,他被清廷視為棟梁之臣。
1908年,袁世凱被攝政的醇親王載灃解除了所有職務,令其回老家養病。但對于項城老家,袁世凱已經有點傷感。
據袁世凱的女兒袁靜雪在《我的父親袁世凱》一書中披露,袁世凱做山東巡撫時,他的母親劉氏病死在天津。靈柩運回項城之后,袁世凱的同父異母兄長袁世敦認為劉氏不是正房,不準從正門出殯,靈柩也不能埋入祖墳。最后,袁世凱只得另買了新墳地安葬。受此影響,袁世凱不再回項城老家。
這次,袁世凱輾轉于衛輝府所屬的名勝之地百泉暫居。1909年夏,袁世凱移居安陽洹上村。這期間,他在河南老家度過了三年的隱居生活。
袁世凱死后,北京政府依照其“扶柩回籍,葬我洹上”的遺愿,將其安葬在彰德府洹上村旁。
●“袁林”避陵
袁林展廳里,有一張袁世凱當大總統后拍的一身戎裝的照片。
當年,他自己在照片后寫下了“不文不武,忽朝忽野;今已老大,壯志何如”這句話,不但從側面反映了他的驕橫和霸氣,也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
如果說“陵”是帝王墳墓的專用,那袁世凱畢竟做過中華民國大總統,當過83天“洪憲皇帝”,應該說也有資格稱“陵”。當初,袁世凱的大兒子袁克定,也想效仿歷代帝王,把袁世凱的陵墓稱為“袁陵”。但袁世凱舊屬徐世昌的考慮,卻更為長遠。他說:“項城生前稱帝未成,未曾身居大寶,且已取消洪憲年號,如果采取袁陵之名,實為不妥。林與陵諧音,《說文解字》上所載陵與林二字又可以互用,避陵之名,仍陵之實,這多好啊!”
自古帝王之墓為陵,圣人之墓為林,袁世凱墓效仿“孔林”、“關林”而稱“袁林”,實為上策。從此可以看出徐世昌的深謀遠慮。
出生于河南省衛輝市的徐世昌,與袁世凱是至交好友。袁世凱小站練兵時,徐世昌就成為袁的謀士。1905年,徐世昌曾任軍機大臣。1914年5月,袁世凱任命徐世昌為國務卿。
但在大是大非前,徐世昌又能與袁保持距離。1916年初,袁推行帝制,徐便退居河南老家。
1918年10月,徐世昌經皖系操縱,被選舉為中華民國總統。之后,他到已竣工的袁林察看,寫下了“大總統袁公世凱之墓”。
這幾個字,就鐫刻在墓碑的正面。
●中山陵與袁林
孫中山和袁世凱,是清末民初中國政壇上的兩個最重要的人物。
他們從1912年第一次見面,到1916年袁世凱去世,交集的時間只有短短四年。
不同的是,袁世凱結束了一個王朝,而孫中山則是開創了一個時代。袁世凱的墳墓稱為“林”,而孫中山的墳墓乃為“陵”。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1929年5月26日,遺體從北京遷往南京,安葬于被譽為“中國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的“中山陵”。
中山陵于1926年1月15日破土動工,1931年全部工程次第落成,耗資220余萬銀元。此后幾十年,經過不斷整修拓新,整個園林面積達3000多公頃。
中山陵的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門、碑亭、祭堂和墓室等,其祭堂,也是仿宮殿式的建筑。1961年,中山陵就成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成為首批國家5A級景區。
每天,中山陵游人如織,截至2012年10月2日,中山陵的游客達到了21.5萬人。而袁林是國家3A級景區,每天來的游客屈指可數。
孫中山被稱為中華民國國父、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人們來中山陵是懷著崇敬的心情。而在過去的教科書中,袁世凱是竊國大盜、獨夫民賊,人們來袁林多抱有批判心態。
這些,是二人留給世人的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
●“最高指示”
袁林能保存至今,與毛主席有關。
1952年11月1日上午,毛澤東在河南省委書記潘復生等人的陪同下,來到袁林視察。
李魁彩編著的《跟毛澤東行讀天下》一書中,對此有詳細的描寫。
當時毛澤東說,武昌起義后,袁世凱被清廷起用,既鎮壓民軍,又利用民軍要挾清軍,竊取了大總統的職位,又來復辟帝制,“由于他倒行逆施, 洪憲皇帝才當了83天,就見上帝去了”。
毛澤東講袁世凱時,大家都靜靜地聽著,當聽到“ 見上帝去了”,有人提出:袁世凱惡貫滿盈,他的墳塋應該平掉。毛澤東卻說:“不要平嘛, 要把它保護好,留作反面教材嘛。”
正是毛澤東的這句“最高指示”,使袁林得以在歷次政治運動中幸存。
盡管如此,“文革”中,一些紅衛兵還是沖進了袁林,他們要用炸藥炸掉袁世凱的墓冢?墒牵绖P墓室外是用鋼筋和從日本進口的水泥澆筑而成,異常堅固,紅衛兵未能炸開。
袁世凱,無疑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有爭議的人物。對他的歷史評價一般以負面居多,究其原因,主要是袁世凱就任大總統后解散國會,實行獨裁統治,復辟帝制,激起全國各階層的義憤。
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否定他的一生。
2011年,為了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安陽舉辦了“袁世凱與辛亥革命”的研討會,國內不少研究近代史的學者、專家參加了會議。
他們認為,袁世凱生活的這個時代,傳統的東西要保留,西方的東西要接受,形成中西交錯非常復雜的社會,這就給我們評價人物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你不可能以一個標準去評價!驹瓨祟}:安陽袁林(下)袁林深深迷霧幾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