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相關信息 >> 秀美山水 >> 瀏覽相關信息

周公與周公思想(3)忠心保成王 鐵腕平叛亂

2013/7/22 9:47:08 點擊數(shù): 【字體:


    武王滅商后沒幾年就病逝了,他13歲的兒子姬誦即位,是為周成王。成王年幼,不能主持大局,政事由其叔父周公執(zhí)掌。隨后武庚叛亂爆發(fā),周公只好東征平叛,這一打就是3年……

  在位于定鼎路的周公廟內(nèi),立有一通元圣宗譜序碑。面對前來采訪的記者,洛陽周公研究會會長姬傳東專門解讀了此碑的意義。他說:滅掉商朝,建立周朝,周公是功臣;周朝建立,穩(wěn)定局勢,周公還是功臣,而且是大功臣!

  怎么講?

  有原因。

  一

  上篇說到,商朝滅亡了,周朝建立了,周武王成了西周第一個天子。但俗話說“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武王坐天下后,面對成百上千的諸侯,面對紛亂無序的時局,他有點兒傷腦筋,有點兒忙不過來了。

  所以,他還得依靠周公,請周公伴隨左右,幫他處理政務。

  時間過得很快,武王日夜操勞,得了重病,有時竟不能視朝了。周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齋戒沐浴,禱告上天,為武王消災除邪,希望上天把武王的病轉嫁給自己。

  當時,武王很為周朝的將來感到憂慮。他說:“為確保周朝國運不衰,我要日夜勤勉,使國家安定;我要辦好各種事情,直到功德傳揚四方!”他又把周公叫到身邊交代說:“我仔細察看了洛水、伊水地區(qū),覺得那里離天帝的居室不遠,是建都的好地方。”

  可是,他的病越來越重,已經(jīng)力不從心。滅商后2年(一說4年),他的生命就要走向終點了,而周朝的統(tǒng)治還沒有什么基礎,為了國家的前途,必須盡快選拔王位繼承人。

  根據(jù)制度,應由武王之子姬誦繼承王位,但姬誦只有13歲,還不能應付建國時的復雜局面。于是武王從大局著眼,打算傳位給周公,因為根據(jù)“兄弟相后”的原則,周公是可以接班的。

  但周公不愿打破傳統(tǒng)制度,他誠惶誠恐,涕泣不安,不肯接受。

  武王見周公堅辭,也就不再堅持了。臨終時,他囑托周公輔佐成王,說:“我要見先王去了……立誦為太子,他還小,四弟你……你……”周公說:“請放心,我們一定會全力輔佐他,使王朝繁榮強大,以告慰先王的在天之靈。”周公用詞非常講究,說“我們”,而不是“我”,表明在輔佐成王時,他不會獨斷專行,而會依靠集體的力量,和其他大臣一起輔佐成王。武王聽后很放心,笑容微露,撒手西去。

  于是姬誦正式即位,就是成王,時為公元前1042年,周公已經(jīng)65歲了。當時國家初立,根基未穩(wěn),迫切需要一位既有才干又有威望的人來輔佐天子,以應付復雜多變的局面,這個使命便落到了周公姬旦的肩上。因此,成王名義上是天子,但主持國家大局的還是周公。

  武王在世時,周公的身份是冢宰。冢宰可以統(tǒng)領百官,總攝國家政務,相當于后來的宰相或現(xiàn)在的國務院總理。成王上臺后,周公進位為太宰。太宰亦掌相職,和冢宰統(tǒng)領的事務差不多。

  周公對年幼的成王非常盡心,非常愛護,疼愛成王勝過疼愛自己的兒子(周公共有8個兒子)。后人在山東嘉祥的東漢石刻中發(fā)現(xiàn)三幅圖像,都表明周公與成王的關系非常親密。其中一幅圖像中的成王年紀還小,周公在其身旁恭恭敬敬地抖著一件小衣裳,看樣子是讓成王穿上,可見周公對成王有多么盡心。

  周公保成王,當然也有保護新生政權開花結果的意思。他知道周朝如剛剛破土的嫩苗,還需精心呵護,而成王就是這棵嫩苗的代表。所以,他不但自己對成王忠心耿耿,還要求大臣們都來幫助成王,做成王的堅強后盾。

  成王對周公也十分尊重,遇到疑難問題,總是來向周公請教。有一次,成王在東宮召見周公,說:“聽說先父武王遇到不懂的問題時,就向別人請教;如果別人也回答不上來,他就自學。如今,我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我不知道該怎樣修德施教,怎樣養(yǎng)育百姓,怎樣形成禮樂……”周公見成王一口氣提出這么多問題,內(nèi)心很是欣慰。于是,他就從政治經(jīng)驗談起,分別講解了智、仁、義、德、武等方面的問題。成王聽后十分感佩,表示要牢記教誨,努力治國愛民。

  成王登基時,武王還沒有舉行葬禮。周公審慎對待事情的輕重緩急,先顧“活人”,再顧“死人”。他先幫助成王誥諸侯、會群臣、頒布政令,等局面穩(wěn)定下來后,才為武王舉行了正式的葬禮。在這一系列的重大活動中,成王也得到了鍛煉,周王朝出現(xiàn)了新氣象。

  二

  不過,周公還是逐漸感到了輿論的壓力。這些壓力主要由猜忌引起,不是來自民間,而是來自王朝內(nèi)部。與此同時,他隱隱覺得舊王朝殘余勢力正在蠢蠢欲動,還想東山再起。

  你可能感到疑惑,那個舊王朝——商朝已經(jīng)完蛋了,怎么還可能東山再起?

  原來,周武王滅掉商朝后,為了穩(wěn)定局面,贏得人心,沒有殺死紂王的兒子武庚,而是仍讓他管理殷都朝歌的政務,并封其為殷侯。為保險起見,武王又派去自己的3個親兄弟姬鮮、姬度和姬處,讓他們在朝歌周圍建立封國,以監(jiān)視武庚,號稱“三監(jiān)”。因這3個人的封國分別在管、蔡、霍三地,人們便分別稱他們?yōu)楣苁濉⒉淌濉⒒羰濉?/p>

  這3人都是周公的親兄弟,按說應該和周公的心思相同,大家一起輔佐成王。但他們都自恃有功,并不把周公放在眼里。同時,出于對周公攝政的嫉妒,他們四處散布流言,質(zhì)疑周公獨霸朝政,是不是想代替成王?于是,周王朝的貴族階層都對周公猜疑起來,就連召公和姜太公也對周公有誤解。流言蜚語多了,周成王也皺起了眉頭,對叔叔周公不很放心了。

  想想也是啊,如果站在“三監(jiān)”的立場上來思考,就會覺得不平:周公你憑啥這么牛?即使按照兄弟間的排行,管叔排三,周公行四,不論是繼位還是攝政,都應該是管叔在前、周公在后呀!為啥老四偏偏跑到了老三的前頭?管叔不服。于是,排行老五的蔡叔、排行老八的霍叔也都站了出來,他們支持管叔,并散布謠言說,姬旦想謀害成王,篡奪王位。

  周公很被動,周公很生氣!

  但周公沒有撂挑子,他只是做了多方面的思想工作,用實際行動來解除人們對他的誤解。他先和成王真誠地談了一次話,告訴侄子自己決無篡位的野心,要成王顧全大局,不要輕信小人的謠言。接著,他又說服了召公和姜太公——武王去世后,召公和姜太公也是很有威望的人,尤其召公雖不是周公的親兄弟,但兩人輩分相同,他也是成王的叔叔,在朝中說話很有分量。

  那次談話之后,成王被周公的誠懇態(tài)度所打動,消除了誤會,仍然信任周公。召公和姜太公也開始重新支持周公。這樣一來,其他人也就信服了,流言蜚語慢慢減少,周公這才能夠放心來攝政。

  其實攝政一詞,與后來的“完全取代王位并管理政事”有一定區(qū)別——姬傳東先生考證說,周公當時并沒有獨斷專行,因為周公的攝政包含有“總理百官、代王處理國政”的意思,并不是代替成王包攬一切。譬如成王仍是天下之主,他在年紀稍長之后,還親自出征討伐過其他叛國,周公并沒有剝奪他的權力,這些在《尚書》中也有反映。

  那么,管叔、蔡叔、霍叔散布流言蜚語,詆毀周公,只能是別有用心了。

  他們到底是什么居心?接下來鬧出的“驚天大案”說明了一切。

  原來,他們聯(lián)合商紂王的兒子一起反叛了!

  三

  滅商后的第三年,管叔、蔡叔鼓動武庚一同起來反對姬旦,企圖奪權,原來同殷商關系較好的幾十個方國立即響應。好家伙,他們磨刀霍霍,要動真格了!這對剛建國不久的周朝來說,是當頭一棒:如不平息叛亂,文王、武王經(jīng)營多年創(chuàng)下的基業(yè)就會完蛋,周王室將處于風雨飄搖之中!

  但周公畢竟是成熟的政治家,他臨危不亂,首先說服姜太公和召公,取得了內(nèi)部人的支持,然后奉成王之命,鐵腕鋤奸,興師平叛。周公在洛陽(時稱洛邑)作《大誥》,言辭鏗鏘,大意是說:很不幸啊,上天降害于我國!卜辭說“周國有難,國人不安”,今天已經(jīng)應驗了!武庚想拯救其滅亡的帝業(yè),管叔、蔡叔、霍叔播其流言,民心浮動。我決心武力征伐,以三龜占卜,皆降吉兆。天命已定,必將成功!

  如今看來,周公的戰(zhàn)前動員很煽情,很能鼓舞人心,但整個平叛過程卻很艱難,整整打了3年。剛開始,周公以攻心為上,對叛軍分化瓦解,派使者帶著厚禮去說服霍叔,讓其歸順王室。霍叔很狡猾,表面答應,但仍和叛軍一條心。于是,周公發(fā)布詔令,廢霍叔為庶人,接著便揮師東進,去打擊剩余的敵人。

  但是,商紂王的兒子武庚和管叔、蔡叔早有準備,糾集了龐大的軍團與周師對峙。商朝雖亡,但殷商頑民心念故國,特別是那些失去特權的奴隸主,他們雖然對商紂王沒有忠心,但對自己國家的突然滅亡是很難接受的,所以都很頑固,拼命抵抗。而且,叛軍還有一支重要力量,便是淮夷部落,他們生活在偏遠的東南地區(qū),對新生的周王朝“不感冒”,并不甘心臣服于周王朝。

  好艱難!好艱險!周公平叛,花了整整3年,經(jīng)過慘烈的戰(zhàn)斗,才擊潰了叛軍。淮夷諸部見武庚、管叔、蔡叔失敗,只好把軍隊撤回淮夷。武庚向北方奔逃,后來被誅殺(或自殺),管叔自縊身亡。蔡叔罪孽較輕,先被囚禁,后被流放。

  周公平定叛亂后,又乘勝向東進軍,繼續(xù)掃蕩殷商王朝的殘余勢力,滅掉了奄(在今山東曲阜)等50多個小國,使周朝的勢力延伸到了海邊。后世認為,周公的平叛之戰(zhàn),其意義不亞于滅商之戰(zhàn),既打破了殷商貴族的復國之夢,也趁勢鞏固了新生政權。

  在征討武庚的過程中,一大批反抗周朝的殷商貴族成了俘虜,被稱為“殷頑”。讓這些“殷頑”留在原住地不放心,那么把他們安排在什么地方呢?周公再一次把目光投向了洛邑……請看下篇。【原標題:周公與周公思想(3)忠心保成王 鐵腕平叛亂】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洛陽新聞網(wǎng) 2009-05-18 作者:孫欽良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