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6月30日,鄧小平、劉伯承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4個縱隊12萬名指戰員,在以臺前縣孫口鄉為中心渡口的東西長150公里河段上會師南下,千里躍進大別山。孫口渡口被當地群眾親切地稱為“將軍渡”。河南臺紅色中原行報道組濮陽報道:
孫口鄉在臺前縣城10公里的黃河北岸,是當年劉鄧大軍強渡黃河的一個渡河點,當年親自運送大軍渡河、今年已經84歲的王懷信老人,描述起當時的情景時依然激動不已:
“我是1號,河對岸的國民黨軍隊還沒有退卻,俺五個駛的小船,讓1號先打頭一趟,到河對岸探聽一下敵人的情況,下船后,往莊上去,見面就打,嚇的他們都竄了。”
“將軍渡”的名字叫響后,臺前縣在這里豎立了劉鄧大軍渡河紀念處標志,建起了劉鄧大軍強渡黃河紀念碑和碑亭。1987年,這里被批準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后被命名為全省首批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臺前縣文化廣播旅游局局長劉崇良說:
“將軍渡紅色旅游景區包含劉鄧大軍強渡黃河紀念碑、紀念館,母親河風采,黃河大橋,觀光農業等10余處景觀,融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歷史文化、自然風光于一體。”
如今,在“將軍渡”附近,京九鐵路孫口黃河特大橋和孫口黃河公路大橋飛架黃河,京九鐵路和濮臺鐵路在此交會,“將軍渡”已成為臺前的新名片,外地客商慕名而來,投資建廠,也點燃了外出務工農民返鄉創業熱情。而將軍渡紀念館也進入到二期建設的關鍵時刻,臺前縣委宣傳部趙明甲說:
“建設將軍渡紀念館的一個初衷,把劉鄧大軍搶渡黃河的這種精神,進一步發揚光大,來把他們的這種精神轉換為干事創業的熱情,積極投身到建設中原經濟區這種大潮當中去”!驹瓨祟}:走訪臺前縣孫口渡口“將軍渡”舊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