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蘭山國家森林公園地處河南省新縣境內,總面積33.4平方公里,由金蘭山——連康山——西大山——九龍潭三山一溪相連而成,主峰金蘭山768米,主要景觀100余處。
金蘭山名稱來源
金蘭山是達摩祖師住過的地方,其名為真武大帝所賜。據傳,真武大帝出武當山巡游,歇腳于木蘭山,嫌木蘭山孤單,欲再覓一山為伴。北行途中,他用腳踏山脈法試地脈輕重,連試幾處均山搖地動,不能如愿。當來到層巒疊嶂的大別山腹地,高興之情溢于言表,突然靈機一動,計上心來,隨即將道袍拋向空中,意即道袍落到何處其地脈就重。轉瞬間,只見道袍在天空中變成了五彩云朵,不偏不斜罩在一座險峻的山峰上,接著真武大帝雙腳踏上被罩住的山峰,山體不動不搖,穩穩當當,連連說:好山!好山!經得動,經得動!從此,人們將這座山峰叫做“經動山”。又因“金”在五行中排于“木”之前,于是,真武大帝將“經動山”賜名為 “金蘭山”,以作為木蘭山的姊妹山。
金蘭山的景觀
金蘭山山陡崖峭,三峰刺天,道觀凌空,太清宮、真武宮、靈官殿、娘娘殿、玉皇閣、財神殿、文昌宮,朝拜者絡繹不絕,是淮南著名道教圣地之一,是體道、悟道的神往之地。連康山溪澗眾多,林茂山幽,清流曲折蜿蜓于青山黛峰之間,山路九曲連環于翠竹綠樹之中,連康河、娃娃凼、茗泉溝,清泉長流,秀甲江南,是天然的動植物基因庫,是天然的森林大氧吧。西大山險峰參差,怪石林立,神鷹石、靈牯石、玉女石,或獨立成景,或相映成趣,雄比北國,是藝術的奇葩,是健身的樂園。九龍潭兼具三山特色,集神奇、清秀于一體,是休閑游覽的小天堂。
金蘭山的特色精光
金蘭山:海拔703米,山上道觀群始建于宋朝端平年間,盛于明清,衰于近代,近年興起。每年正月十六、二月二、三月三、九月九為傳統廟會,遠近香客逾十多萬人。進金蘭山途經圣人谷,老子傳道、關尹子問道、莊子解道三尊巨石自
金蘭山國家森林公園然逼真,似乎道家始祖云游四海,相聚于此,玄妙莫測。
連康山:又名蓮塘山,原始森林遮天蔽日,人文古跡遍地可見。《光山縣志》載“三國時連康在此立寨”,三國青年連康反抗朝廷暴政在此占山為王,留下扯旗尖、尖刀石、羈馬石、東西教場、一關、二關、三關等優美傳說故事,并保存眾多人文景觀景點。
連康河:綿延20余公里,發源于莽莽林海之中,水質甘甜醇厚,富含多種礦物質微量元素,為一類飲用水標準。河谷盤折通幽形成落差100余米的峽谷,上游奇峰突起,怪石參差,下游一段峽谷成“U”形,常綠闊葉林高達數十長,郁郁蔥蔥,如一只天鵝伸開雙翅抱住鵝蛋,有“天鵝抱蛋”之稱。【原標題:信陽名勝古跡金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