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邑縣位于河南省東部,北接商丘,東臨安徽亳州。土地面積124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4萬畝,轄22個鄉鎮,總人口117萬。鹿邑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古稱“鳴鹿”“真源”,是道家文化發祥地。公元前571年的農歷2月15日,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就誕生在這片土地上。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謚號聃,約生活在春秋末年的前571~前471年間!妒酚洝访鞔_記載老子是“楚苦(hù)縣厲鄉曲仁里人也”。楚國苦縣厲鄉,即今河南省鹿邑縣太清宮鎮。老子曾擔任周王室“守藏之史”、“柱下之史”,遍覽周朝的圖書典籍,學識淵博。見周王室衰微,棄官西去,至函谷關,關令尹喜請求他著書,“于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而去”。(《史記》)
老子的《道德經》文約義豐,雖僅五千言,卻包含著十分豐富而又深刻的思想。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法自然”,老子認為“道生萬物”,他把宇宙看成是一個自然產生、自然演變的過程,天地萬物是依照自然規律發展變化的,而“道”是大化流行的本源。老子是世界辯證法之父,辯證法思想是老子哲學的精髓。他認為萬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矛盾雙方相互依存,互為條件。還提出對立的雙方可以互相轉化,事物總要走向它的反面。為了防止走向反面,他主張要把自己放在弱者的位置,認為“柔弱勝剛強”。在政治思想上,老子主張“無為”,認為只有無為才能無不為。他對統治者的告誡,諸如“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等都是很精辟的!兜赖陆洝氛芾砭,涵天覆地,它對宇宙、社會、人生的洞察,對人類社會發展方向理性的反思,充滿著深刻獨到的見解。老子的思想影響了中國傳統文化及世界哲學的發展。明道宮景區位于鹿邑縣城東北隅,與老子誕生地太清宮東西相望,是春秋末年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聚徒講學、傳播天下大道的地方。明道宮景區以紫氣大道為界,分為兩部分。紫氣大道南為弘道苑,北為明道宮。據光緒版《鹿邑縣志?古跡?明道宮》記載:“明道宮在東門內升仙臺前,唐名紫極宮”。唐天寶二年(公元743年)為太清壇。到了唐朝,隨著皇室對老子尊崇有加,即以老君臺為中心,形成規模宏大的建筑群,以后歷經宋、元、明、清各代皆有增建,并屢廢屢修,F在的明道宮占地1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是海內外最大的老子思想弘揚宣傳基地。主要有眾妙之門牌坊、迎禧殿、玄元殿、文昌閣、騰云閣、享殿、升仙臺、弘道苑等建筑構成。明道宮內,亭臺樓閣,皆有曲徑回廊相連;綠柳翠柏,奇花異草相互映襯。游覽明道宮,將是一次探幽訪道、跨越時空的心靈之旅!驹瓨祟}:鹿邑縣老子文化園--明道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