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秀美山水 >> 瀏覽相關信息

千古風流弦歌臺

2013/8/6 9:33:33 點擊數: 【字體:


    周口市淮陽縣,是孔子時代的陳國。孔子在這里三度講學,其中一次惹怒了當地人,人們把他和弟子趕到南湖的湖心島上,斷其糧食,困7日才得以解圍。這是孔子在中原有史可據的第三次劫難。

  后來人為紀念此典故,筑廟以祭。

  孔子在這里的香火很盛,原因不外乎這些:在當地收授的弟子里,有4個出人頭地;地理位置好,臨湖而居,游人領略自然風光的時候,少不了吟風弄月文雅一番,拜拜孔子,莫不是最好的選擇;弦歌臺離“人文始祖”廟太昊陵很近,香火一向旺盛的太昊陵香客不斷,拜了伏羲求福求財,再就近拜孔子求取功名,順理成章。

  想起房地產商說過的經典之語:成功經營地產有三個要素,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個還是地段。

  孔子選擇了陳州,選擇了南湖,這一特殊的地段成就了其文化秀場的持久生命力。

  南湖有弦歌

  1月31日,淮陽南湖弦歌臺。

  弦歌臺歷史悠久,其名也屢有更改。初建時名為駑臺,后來改成扼臺,明代時為絕糧祠,后來改成弦歌臺,從此保留下來。

  這里保持了較多的古建筑,前樓石匾上弦歌臺三個字就是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所立。

  入訪弦歌臺,需要門票。逢農歷初一、十五門票是3元,其余時間是8元。初一、十五人多,反而降價,這點令我很意外,感慨淮陽人之厚道。不像春運期間,人多票漲,各地賓館房費也瘋漲。

  進入院內,可以從兩個門通過。

  這是一座四進院落,孔子祠堂在進入門廳后就是。我穿過兩個燒香紙的巨大香爐間,步入祠堂祭拜孔子。

  祠中紅色的捐款箱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不由自主地投入一枚硬幣,硬幣落到箱底,發出一聲清脆的響聲,仿佛穿越千年,把我帶進思古的情愫氛圍。

  在這里,我看到迄今為止最長的跪柜。我實在無法準確表達跪柜,因為它顯然是用來為下跪的人提供,位于孔子畫像前的跪柜最長,足有一丈長,一尺來寬,用長木板釘制而成,表面涂了紅漆,可能因為跪者太多,上面已經磨成淺色。

  跪柜上置放3個蒲團,蓮花圖案,中間的一個是結了果實的蓮花,兩邊則是盛開的蓮花,不見果實圖案。我在另一處孔子祠堂也見過這樣的蒲團,一共是 5個,中間是一個結了果實的蓮花,其他4個也是盛開的蓮花。為什么中間一個都是結果的蓮花?是不是喻義,一跪一拜即修成正果之意?這些蒲團因為跪拜的人太多,已經變形,并退色很厲害。

  除此之外,左右兩邊還有兩個跪柜,寬度差不多,比中央的一個稍短,上面各置一個蒲團,也變形并退色,可見來者并不少。

  左邊有5個孔子弟子,分別是冉有、子夏、子貢、仲弓、閔子騫;右側供的是顏淵、冉伯牛、宰予、季路、子由。

  這里的孔子和其弟子造型,比商丘應天書院的要遜色。孔子造型多了一些粗獷,少了斯文;眾弟子則面色都是清一色的清瘦,表情嚴峻,像是修苦禪。

  其造型也許與孔子和弟子們的遭遇有關。孔子曾三次來陳國講學,最后一次是公元前489年,楚昭王派人請孔子講學,但孔子講的大道理是讓統治者如何治國,如何管理百姓,陳國的老百姓不愿意了,沒等孔子到楚國見到楚昭王,老百姓就把孔子和他的弟子們圍困在南壇湖的一個小島上,斷其糧食,一連七日。之后方得以解圍,重新納為座上賓的孔子和弟子們自然形銷骨立,就如現在祠堂里所見之狀。

  據說在斷糧期間,孔子看湖里生長一種現在叫蒲的植物,蒲根細膩白嫩,脆甜可口,孔子就和弟子們吃蒲根,他們靠蒲根活下來。現在,這種蒲根叫“圣人菜”,涼拌、紅燒味道都很美,成了淮陽一道特色菜,我在汽車站附近一家餐廳里吃到,味道特別。

  學子求功名

  孔子在這里得到的尊敬要遠遠多于其他地方。

  我在祭拜期間,來了好幾撥兒人,多是附近的農家人,也有遠道而來的。一個來自開封的男子頗為虔誠,先是到祠堂跪拜,然后又出去買了香和紙,點香之后燒紙,又復進祭拜。我不由得好奇,上前問緣由,他是從開封來,為女兒大學分配的事請求孔子幫忙。

  “女兒考大學前,我就來過,求孔圣人保佑,果然靈;現在女兒該到分配工作了,我再來拜,希望孔圣人再顯靈。”男子說完再拜。

  這里的工作人員說,每年到高考和考研前夕,來這里拜孔子的人特別多。淮陽周邊縣的人來,遠自鄭州、洛陽、開封等市的人也不辭辛苦,來這里祭拜。

  在孔子像下面的供桌上,堆積了好多錦旗。試摘錄幾個:

  “贈弦歌臺孔子廟:助學成長 某(隱去真名,以下相同。記者注。)大學學生 2009年9月”

  “贈圣人爺:兒子考上了大學 感恩圣人爺顯靈 某莊某村某人”

  “給至圣先師孔圣人:有求必應 某縣某鎮某 人2009年9月”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孔子儼然是一位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急人所急、有求必應。

  孔子為什么在這里受到學子如此重視?可能與這里出了4名孔子弟子有關。孔子在這里講學收了不少當地弟子,其中有4名很有成就,4名弟子在孔子祠堂的配室里供奉,其門前香爐堆滿了香紙灰。

  這里教育的氛圍比我在其他地方見到的要濃一些,在最里面的一棟房子里,配有講臺一張,幾十張紅漆長凳,應該是作講學之用。

  我一直在想,孔子在這里祭拜者甚眾,是孔子在這里的行跡與別的地方大不同,還是另有其因?

  或許太昊陵的存在,給這里帶來很多香客。太昊陵,即“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陵廟,位于淮陽縣城北1.5公里,與弦歌臺相距不遠。

  這座始建于春秋的陵廟已歷時3000余年,遠遠早于弦歌臺,氣勢也大有不同。

  據統計,歷史上僅皇帝來祭拜就有51次。民間祭祀活動更是綿延數千年歷久不衰,初春時節,周邊農民云集進香,日均20萬人,歷時一個月;每月農歷初一、十五,均有盛大祭祀活動。太昊陵祭祀活動,作為中國規模最大的民間廟會已列入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我在2007年曾去過太昊陵,其氣場非同尋常,那天春祭時,參加祭拜的人數超過700萬。人數之多,一時無法全進入陵內,眾香客在廣場外祭拜。平常日子,也能見到香客前來祭拜。

  弦歌臺離“人文始祖”廟太昊陵很近,香客拜了伏羲求福求財,再就近拜孔子求取功名,順理成章。

  加之弦歌臺臨湖而居,游人領略自然風光的時候,少不了吟風弄月文雅一番,拜拜孔子,莫不是最好的選擇。

  因此,我想起房地產商說過的經典之語:成功經營地產有三個要素,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還是地段。孔子選擇了陳州,選擇了南湖,這一特殊的地段成就了其文化秀場的持久生命力。

  弦歌臺在2009年又加以整修,在大門外豎立一個孔子雕像,兩側建有亭,像前有石牌坊,牌坊前是半方水塘,錦鯉翻跳。從遠處看,弦歌臺氣勢磅礴,與南湖遼闊水域渾然一體。

  思慕渡賢橋

  在弦歌臺相鄰的地方,有一處名為渡賢橋的所在。此橋建在南湖上,綿延數百米,直至對岸,中間有數個亭子連接其中。

  橋上來來往往的男女很多。他們往往先在石碑坊前的圍塘邊看錦鯉,看完錦鯉后就上渡賢橋談情說愛。

  好奇心的緣故,我驅步上橋,妄自揣度:過了此橋,或許就成了賢士。

  橋面是木板鋪就,踩上去吱吱作響,但很是結實,由于歷經風霜,木板已發白,仿佛是專門處理成的顏色一樣,時間和自然往往打造出最美好的顏色。

  這可能也是吸引戀愛中的男女熱衷來此傾吐衷腸的原因。即使在大白天,一對對青年男女也毫不避人,坐在橋上的某個拐角處或亭子里親熱。橋兩邊的欄桿上有多處涂鴉,內容都大致一樣,某某某愛某某。

  不管是深冬,還是初春時節,人們來到這里,腳下是淙淙清波,遠處是一片琉璃綠色的弦歌臺,無論早晚時分,都會情愫滿懷吧。

  既上橋成賢,必不能走回頭路,以免被打回原形,所以我想過橋后到達彼岸。可惜橋到對岸后被封住路,我不得不原路返回。想來我也沒有完全被打回原形,畢竟心境已變。

  立在渡賢橋上,再次回想沿著孔子游歷之地一路走來的感受,各自不同。

  在我走過的地方——濮陽、長垣、商丘、淮陽,都是有至少2000年歷史的地方,濮陽的孔子是不見廬山真面目,但覺有蕭索之氣;長垣的學堂岡圣廟的孔子是寒磣之氣,或者是因為偏于鄉村之故,縱有輝煌的過去,卻無法再想象其磅礴;商丘的孔子是兩個面孔,文雅臺的孔子有幽然之氣,應天書院的孔子有恢宏時尚之氣,在所見孔子的秀場中,這里是包裝最現代的孔子;而淮陽的孔子有古氣,清雅可親。

  一千個地方,就有一千個面貌的孔子;一千個人的心中,亦有一千個不同模樣的孔子。或許,這就是后來人不厭路長、屢屢踏上孔子行跡之所的真正原因。【原標題:千古風流弦歌臺】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河南日報 2010-03-05 作者:楊萬東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