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秀美山水 >> 瀏覽相關信息

河南鹿邑:中國道家創始人老子故里(2)

2013/8/8 11:45:06 點擊數: 【字體:



  四、鹿邑存活著與老子其人、老子文化密切相關的民間文化遺產

  作為生斯養斯老子的鹿邑,老子文化受民間文化的熏染和浸潤是默然無聲的,老子文化一經形成,又在悠遠的歷史時空里,廣泛而又深入地影響著民間文化,乃至于迄今仍流淌在民間文化的血脈里。無論是坊間的傳說,或是民間信仰、民俗風情,抑或民間祭拜、老子廟會等等,無不滲透著老子文化所承載的智慧,無不閃爍著老子文化普世的思想光輝。一是民間傳說。在鹿邑,關于老子的民間傳說不下百種,可謂異彩紛呈,蔚為奇觀。諸如老子出世、車和城的故事、得道、最早的老師、城頭講學、老子送挽聯、李棗、收服青牛、人“盜”藥鋪、祝壽、看桃、咱們都來學水、趕山鞭和老君臺、七十二行尊老君、知人容易自知難等等。采錄整理流傳于老子故里豐富的民間傳說,鹿邑縣文化館的秦新成、糧食局的劉升元、縣志辦的王殿舉、太清宮鎮的趙成海,先后創作完成了《老子的傳說》、《老子傳》、《青牛演義》、《畫說老子》、《老子》、《老子傳奇》,分別由海燕出版社、中國社會出版社、河南美術出版社、作家出版社、中國炎黃文化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在海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二是民間信仰。鹿邑民間的老君爺崇拜和信仰由來已久,是與漢代五斗米道稱老子“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的神化幾乎同步的。在鹿邑民間,老子神的職能非常突出,他是民間信仰的大神,無所不包,無所不能,無所不佑。而同時,他又是行業神,由于老君爺是煉丹高手,因此他又是窯匠、鐵匠、礦主信奉的神。民間的老君爺崇拜和信仰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樸素的崇拜和信仰,無非是祈求老君爺保佑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家人平安,五子登科,故而表達方式也頗具民間色彩。民間信仰最突出的表現形式是拜四方。每年的老子廟會或每月的農歷初一、十五廟會,在太清宮和明道宮都可見到善男信女們朝拜四方。通過這種方式,表達人們對老子、老君爺的崇拜和信仰,意在從中求得心理的平衡和精神的寄托,獲得無窮的力量。對老子的信仰,還融入了鹿邑的民風民俗和百姓的格言俗語中。三是老子生日拜祭。鹿邑是老子的誕生地,老子生日拜祭起源于漢。兩千多年來,老子生日拜祭形成了皇家拜祭、宗族拜祭、道教拜祭、民間拜祭等多種拜祭方式;始野菁腊ɑ实郯菁馈⒔◤R造像、以禮拜祭、倡導研習《道德經》,設立崇玄學等。老子是正史記載的李姓第一人,也是文物遺存中所知的李姓第一人,鹿邑縣是李姓發源地。唐朝帝王對老子尊崇有加,唐高祖李淵自稱是老子后裔,尊老子為圣祖,追封老子為李姓先祖,親赴鹿邑拜祭。此后李氏宗族拜祭不絕,每年的農歷2月15日,海內外李氏宗親都要到鹿邑太清宮太極殿拜祭。漢代張道陵創立道教時,尊老子為道教鼻祖,尊《道德經》為道教圣經,其后,道教信眾對老子的拜祭代代不斷,且形成一整套完整科儀。每年的農歷2月15日、3月15日及在相關日子,太清宮、明道宮的道士們都通過相應的道教科儀,表達信眾們對道教鼻祖老子的尊崇。老子得道升天,鹿邑的百姓稱老子為老君爺,每年農歷二月十五老子生日期間和舉行老子廟會的農歷二、三月間及每個月的初一、十五,男女老幼均到太清宮、明道宮親自叩拜老君爺,或在住地正堂供奉老君像,逢農歷的初一、十五上香拜祭。并伴以多樣的民間藝術、民間技藝活動,千年習俗,延續至今。四是老子廟會。老子廟會起源于漢,到唐朝進入鼎盛時期。據舊新《唐書》記載,唐朝李淵、李世民父子在未得天下時,為給起兵反隋提供依據,便以“老子派人指點,唐公必得天下”為說詞凝聚天下人心。取得天下之后,李氏父子追尊老子為其先祖,并以朝廷名義頒旨確定每年的農歷2月15日為“降圣節”即老子生日,屆時全國放假一天,以示慶祝。唐高宗李淵武德三年(602),以老子廟為太廟,“特起宮闕,如帝者居”。為增加家廟香火,吸引百姓,擴大影響,朝廷頒旨在每年農歷的2月15日至3月15日即老子誕辰紀念日和李母誕辰紀念日興起老子廟會。唐高宗李治、宋真宗、宋徽宗皆親往太清宮拜祭老子,并不斷擴建太清宮,提升其地位,推動老子廟會舉行。此后,金、元、明、清歷代皇朝都有帝王親謁或派大臣朝謁,推動老子廟會發展,清以后老子廟會漸趨式微,但民間仍在農歷初一、十五日自發興廟會紀念老子和李母。

  五、老子文化的開發保護與弘揚

  近年來,我們遵照河南省委、省政府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建設文化強省的要求和周口市委、市政府有關指示精神,充分挖掘老子故里道家文化資源,把弘揚優秀民間傳統文化與精心培育文化產業、旅游產業相結合,進一步加大民間文化開發保護與弘揚力度,聚攏了人氣,提升了名氣,擴大了鹿邑在海內外的影響,引起了上級領導、文化藝術界和海內外專家學者、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1.整合資源,發揮優勢。為了加快民間文化的開發保護與弘揚步伐,我們注重挖掘整合民間文化資源,發揮整體優勢。一是挖掘地下資源。通過積極申報,對太清宮原址進行了大面積挖掘,發現了歷代太清宮殿遺址。發掘了西周長子口大墓,出土國家級文物2000余件,榮獲1998年全國考古新發現提名獎。2001年,老君臺、太清宮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二是開發景區資源。為了再現太清宮、明道宮恢宏壯觀的歷史風貌,把老子故里建設成為老子文化、道家文化、道教文化朝圣地,以現代考古成果和清康熙、光緒《鹿邑縣志》及唐、宋時期歷史資料記載為依據,先后投資7億多元,恢復重建了老子故里旅游區,2005年建成并向游人開放,2008年通過國家旅游局4A級景區認證。景區與鳴鹿園、陳摶公園、弘道苑、問禮廣場、老子文化廣場、睡仙廣場、十里文化長廊等標志性景點,共同構成了文化交流、文物展示、民間文化活動、宗教活動、旅游觀光并重的歷史人文景觀。三是加強文化交流和文化資源整合力度。先后出版了《老子故里論老子》(五卷本)、“老子文化系列叢書”(五種)、《弘揚老子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08中國鹿邑國際老子文化節文集》、《鹿邑與中華李姓之根》、《祖地尋根•共建和諧-世李大會畫冊》、《老子道德思想與勤政廉政建設》等書籍。邀請著名國學大師文懷沙先生、中央黨校哲學部侯才教授、美國總統文化顧問張緒通教授、江南大學文學院姚淦銘教授、北京工業大學桑敬民教授蒞鹿舉辦了老子文化專題講座。征集了原國家領導人李鵬、喬石、姜春云和張海、李鐸、歐陽中石等當代著名書法家為老子故里題寫的書法作品200余幅,向海內外征集各種《道德經》版本及研老資料11000余種。四是夯實老子文化的民間基礎;謴屠献訌R會、老子誕辰公祭大典;充實老子廟會民間文化內容;理解并尊重民間老君爺信仰;民間藝人以老子其人、老子思想為素材,自發創作《老子》連本河南墜子詞,排練了打鐵舞,創作了《畫說老子》、《老子傳》、《青牛演義》、《老子》、《老子傳奇》、《睡仙陳摶》;形成老子故里書畫家群,常有以民間文化為主題的佳作面世,顯示了深厚的民間文化底蘊和厚重的歷史人文積淀;從方言俗語角度對老子《道德經》的語言進行研究,用鹿邑方言解讀《道德經》;搜集《道德經》中著力闡釋的“道”“德”理念在鹿邑民間方言俗語中的原始遺存,研究出民間語言中存在著“道”“德”理念的原生態的讀音和內涵。

  2.培育產業,服務發展。鹿邑縣把老子文化的開發保護與弘揚作為科學發展的戰略舉措之一,通過歷史文化資源的整合,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注冊了一批老子文化開發系列商標、網絡域名。已向國家工商局申請注冊了關于“老子”、“老子故里”、“真源”、“太清宮”、“明道宮”等48類、566個商品、服務項目,注冊了“老子”、“明道宮”網絡域名,開通了“中華老子”、“中國老子”網站。二是合作開發民間文化旅游紀念品、工藝品。制作了反映民間文化的文化衫、文化帽、文化包、虎頭靴、剪紙、草編等,為民間文化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三是成立了老子文化藝術團。根據史料記載編排祭祀樂舞,每年的老子公祭大典和老子廟會期間均舉行祭祀表演,得到海內外多家媒體的關注和報道。四是創辦了《道苑》、《華夏李氏》雜志,開通了“中華老子”網站,為傳播弘揚老子文化提供了廣闊平臺。

  3.擴大影響,提升形象。為了讓鹿邑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鹿邑,在對老子文化的開發保護與弘揚方面借“力”借“智”,積極運作。一是成功舉辦了弘揚老子文化國際研討會。2005年11月,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河南省政協共同主辦,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陳奎元和來自12個國家和地區及國內22個省、市、自治區的130多位專家學者、知名人士出席。二是舉辦李氏宗親尋根祭祖聯誼活動。自2005年以來,來自海內外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00多名李氏宗親,通過在鹿邑舉行尋根聯誼活動和觀光游覽,觀看民間傳統技藝、傳統祭祀表演,受到老子文化、民間文化熏陶,進一步增強了向心力、凝聚力。三是每年均舉行老子誕辰公祭大典、道教祈福法會、老子廟會等系列活動。2007年農歷2月15日,著名高道大德、全國政協常委、中國道教協會會長任法融先生親臨老子誕生地太清宮太極殿,主持隆重的道教祈福法會,在道教界和民間產生了廣泛反響。四是舉行了2008•中國鹿邑國際老子文化節。開展“老子文化校園行”、老子文化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等系列活動。五是與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河南省委宣傳部、浙江大學傳媒學院、北京金和泰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密切配合,參與拍攝了《老子》、《老子不老》、《道教祖庭話鹿邑》、《問鼎中原——文化河南影像工程系列記錄片<老子>》等等。凡此種種,為鹿邑走向世界、為老子文化、民間文化的研究、保護與開發創造了條件,擴大了影響。

   六、老子文化開發與弘揚任重而道遠

  為進一步開發老子文化產業,打造文化旅游名城。新一屆鹿邑縣委、縣政府為實現鹿邑由文化資源大縣向文化旅游產業強縣的轉變,把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使之成為鹿邑率先發展新的增長點。一是在老子故里旅游景區4A級景區的基礎上,積極創建5A級文化旅游景區,圍繞“老子故里、道家之源、道教祖庭、李姓之根”四張知名文化品牌,加強文化資源的盤活、整合、包裝和促銷;二是積極爭取國家、省、市旅游部門的支持,加強與國內旅行社的聯系與合作,使老子文化旅游融入到全省、全國的旅游大格局中,吸引更多的游客香客來鹿邑尋根謁祖、觀光旅游,增加旅游收入;三是以老子文化旅游景區為依托,完善明道宮、太清宮景區的配套設施,在明道宮增設文化講堂、誦經堂;四是在太清宮景區新建鐘鼓樓,在文化旅游區內建設老子文化一條街、李氏文化一條街、道家文化一條街,不斷豐富文化旅游的內涵,打造老子文化旅游精品線路,努力實現“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轉變,“季節旅游”向“常年旅游”轉變,“省內旅游”向“國內外旅游”轉變;四是以老子文化開發為核心,舉辦大型節會活動,籌拍好《老子》電視連續劇;五是積極籌建老子學院,老子文化博覽園、老子文化產業園、十里農業生態園,完善十里文化長廊等,以此提高旅游硬件的建設和管理水平。力爭把鹿邑打造成為享譽國內外的歷史文化名城、老子文化名城、道家文化朝圣地。

   “中國老子文化之鄉”-鹿邑,人杰地靈、底蘊深厚、充滿希望。在今后的發展中,鹿邑縣委、縣政府帶領全縣百萬人民,嚴格按照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要求,全力以赴做好老子文化的弘揚與開發工作,為創建“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做出不懈努力,加快把鹿邑建設成為以老子文化為底蘊、新時代創業精神為支撐、人文氣息濃厚的現代化歷史文化名城,譜寫鹿邑科學發展的新篇章!【原標題:河南鹿邑:中國道家創始人老子故里】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大河網 2012-03-07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開封網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土特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