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湛河公園的具體位置和大致范圍嗎?”最近,記者詢問了不少生活在市區多年的市民,他們給出的答案多是:“不太清楚。”還有一些人將湛河公園與河濱公園混為一談。對不少市民來說,雖然常在湛河公園中散步,卻不知其概況。
鷹城內八景之一的“湛河春曉”即指湛河公園。湛河公園位于市區中部湛河兩岸大堤之上,全長6公里,西至凌云路南端,東至誠樸路湛河橋,湛河公園南北寬240 米(水面寬約80米),占地總面積65萬平方米。該公園是1984年9月由原來的湛河防護林帶改建而成,為開放型休閑公園,自建園之日起,游客便可以自由出入該園游玩觀賞。
湛河公園現有喬灌木100多種,近4萬株,草坪地被41萬平方米,綠籬、植物圖案造型14100平方米。如今的湛河公園既有鮮花、綠草,又有垂柳、幽徑,湛河公園已經成為市區內的超級氧吧。
湛河公園管理處主任侯國恩介紹說,湛河公園成立于1983年,1984年開始建設兩岸的園林設施,進行園林植物配植,并初步形成了以春、夏、秋、冬四園為主的公園規模。1999年,湛河治理時,湛河公園進行了重新規劃建設。湛河公園東西貫穿市中心區,市區的4條主要南北干道——光明路、中興路、開源路、新華路均橫穿湛河公園。湛南路、湛北路與湛河公園平行,市客運中心站、平頂山火車站距湛河公園不足千米,其部分景區南側與河濱公園僅一路之隔,北岸部分景段與市青少年宮毗鄰,可謂“兩園一宮”聯成一片,形成了市區集觀賞、休閑、健身等為一體的游樂中心。
●湛河疏竣,公園初建
78 歲的朱站柱原是湛河公園管理處負責人,也是湛河公園變遷的見證者。朱站柱于1982年到湛河公園的前身湛河管理處工作,他也是湛河一期治理總指揮部的負責人。朱站柱說,1982年2月5日,按照百年一遇的防洪標準,湛河一期治理拉開大幕。當時的治理范圍是光明路以東的6.5公里長河段。朱站柱說,當時大家都稱一期治理為疏竣,也就是把1958年開挖的彎曲不直的湛河加寬、理直。疏竣河段的寬窄也不相同,光明路至中興路河段河底開挖寬度為50米,中興路湛河橋以東的河段河底寬度為60米。當時湛河的疏竣主是防洪的需要,而且主要是為了保護神馬集團。但是伴隨著河堤的修建,無形中要在河堤之上植綠。湛河疏竣的次年成立了湛河公園管理處,歸原城建局管理。湛河公園管理處的主要職責是管理河堤上的樹木。
朱站柱回憶說,當時湛河堤上的樹種比較單一,主要是刺槐,這些刺槐胸徑一般為30厘米。稠密的刺槐林形成了防護林帶。迫于湛河疏竣、加寬的需要,在湛河治理過程中,大部分刺槐樹被砍掉。疏竣工程完工后,我市開始在湛河堤上種植毛白楊。河堤上大規模植樹是從1984年開始的,當時我市動員全市人民參與植樹,樹間距(前后左右間隔)均保持為6 米。除毛白楊外,在湛河二平臺上同時也種植垂柳、桃樹、法青和女貞。現在湛河二平臺上正掛果的不少桃樹就是那時栽種的。
●獨具特色的“四季園”景區
從 1984年開始,湛河公園中心景區園林設施建設拉開序幕。以貫通市區南北的主要道路——中興路為中心,東至開源路、西至現在的公園北街步行橋,在此范圍內的湛河南北兩岸建造“四季園”景區。侯國恩介紹說,“四季園”的具體分布為:中興路湛河橋南岸西側為春園,東側為夏園,北岸西側為秋園,東側為冬園。
朱站柱說,當時建造“四季園”的設想是讓湛河公園內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經過多方面努力,當時的設想基本成為現實。為了體現出春、夏、秋、冬的四季特點,在植物花草的種植上,有關專家頗費了一番心思。如在春園里建有迎春花壇,種植了迎春花、櫻花等,另外春園內還建有白色蘑菇亭和花架長廊。現在湛河中的“情人島”(也有人稱“水上人間”)也是春園景觀的一部分,“情人島”附近建有碼頭。朱站柱說,當時我市投資30多萬元,特意從上海購回18艘造形各異的彩色游船,這些游船游弋水中,為湛河增添了亮點。“情人島”的旁邊還建有帶噴泉的兩組“群嬰浮水”漢白玉雕塑。朱站柱說,從河北省購回的“群嬰浮水”造型別致,功能頗多,很是漂亮,可惜現在已沒有了。
夏園內則種有石榴樹和紫薇等。秋園內的植物則以柿樹、女貞和雪松為主;冬園內以臘梅花居多。春、夏、秋、冬四園內各有一標志性雕塑,有的是女子扛著農具收割稻谷,有的是手托和平鴿或蘋果,也有的是肩上扛著孩子,孩子手舉鮮花,迎接美好的明天。這幾組雕塑的具體名字目前已很少有人說得清楚。還是朱站柱老人給出了答案:這幾組雕塑分別為“幸福”、“豐收”、“和平”和“勞動”。
四季園內還設計建造有圓形白色花架,上面纏繞有丁香等藤類植物。湛河公園管理處有關負責人王建中介紹說,這花架就是湛春榭,是公園內的景點之一。而四季園內最初建造的三層蘑菇形噴泉和丁字形長廊花架等,有的已被損壞,有的已保存不太完整了。談起遺憾事,朱站柱說,靠近光明路湛河橋東側北坡的水上餐廳很受人們歡迎,可惜,水上餐廳隨著湛河二期治理的施工被拆掉了……
●內容豐富的流水激樾景區
沿八角重檐亭向東,是西楊村河與湛河的交匯口。為不影響人們正常通行,交匯處建有鐵橋,橋頭建有兩座亭子,這兩座亭子無論是坐落位置或是造型設計都恰到好處。站在僅有20多米長的鐵橋上,可聽到川流不息的水聲,盡管西楊村河水質不好,但其入湛河暗涵口附近的瀑布式的流水造型,仍能反應出設計施工者建造時的初衷。
流水激樾景區的范圍是從光明路至公園北街步行橋,該景區以自然地形和植物景觀為背景,以湛河自然風景為構圖元素,以展現低空間的林木、綠地景觀為主要造景手法,構成了一幅巨大的抽象圖案。該景區北岸西楊村河以東,有掩映在綠樹中的露天舞廳和旱冰場,南岸則有健身廣場和休閑廣場等,使該景區具有了融觀賞、游樂、休閑、健身為一體的多方面功能。
●詩情畫意三疊景
三疊景景點位于湛河公園北岸,中興路湛河橋的西側。三疊景建造于1984年。朱站柱說,該建筑是聘請鄭州工程師設計的,當時投資了60萬元。多年來,人們習慣地稱該景點為九曲橋或九曲長廊,所以多數市民對三疊景這一稱呼還相對陌生。
三疊景自北岸大堤之上從空中跨過二平臺,沿河坡蜿蜒而下,拐了9道彎后延伸到湛河水中,與“情人島”遙相對應。三疊景除大殿外,還包括長廊、臺階、漢白玉欄桿和5個亭子,全長近200米。大殿和亭子均由金黃色的琉璃瓦建造而成,尤其是延伸至水中的三個亭子,在白色的漢白玉欄桿和碧綠的河水映襯下,構成一幅美麗的風景畫。去年,為配合創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湛河公園管理處花費約4萬元,對已顯破落的三疊景進行了修繕。三疊景如今已成為戲曲愛好者吹拉彈唱的理想場所。
●平頂墨金景區主題鮮明
開源路東側、湛河北岸是地質紀念碑,再向東是湛河公園管理處,管理處的兩層辦公樓建于1984年,掩映于桂花樹和雪松之中。這里就是湛河公園草坪養護、林木病蟲害防治、衛生保潔、園容管理的中心。
平頂墨金景區西起開源路湛河橋,東至新華路湛河橋。該景區以地質紀念碑為依托,北岸植物造景采用典雅、樸實的常綠樹配以低矮大面積花草,空間開闊明朗,展現了礦工的奮斗精神和火熱的生命力;南岸規劃、建成了林下蔬林草地,配以小型活動廣場,植物景觀突出喬木的季相景觀和花草地被景觀。
新華路湛河橋至誠樸路湛河橋北岸已規劃成為市民紀念林基地,該景區占地面積1萬多平方米,為廣大市民參與愛綠、護綠提供了理想的場所。侯國恩介紹說,該基地自2005年設立以來,受到廣大市民的普遍歡迎,不少市民通過在此植樹,積極參與到綠化家園的活動之中。截至2007年3月,市民紀念林基地已種植各類喬灌木4300多株。
●以綠為主,植物造景
侯國恩和朱站柱介紹說,2002年底至2003年初,湛河進行三期治理時,湛河公園內不少已長成一抱粗的柳樹及成片的刺槐樹被砍掉。為讓湛河公園綠起來、亮起來,更適宜于人們休閑,湛河三期治理的同時,市有關部門專門請上海設計院專家,對湛河公園進行全面規劃、設計。其規劃基本上以郊野休閑為主題,主要運用植物造景,多角度、多層面地體現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和諧的理念,在滿足各項功能要求的基礎上建設生態型的城市園林綠地。
其草坪和林木大致分布為:新華路湛河橋至誠樸路湛河橋河堤兩岸以種植大面積草坪和廣玉蘭、黑松等喬灌木為主,其中南岸現有草坪面積已達5332平方米,北岸草坪面積為6337平方米。
光明路湛河橋至平頂山學院河段南北兩岸,以栽植草坪為主,有天堂草、白三葉、高羊茅等。其中北岸草坪面積為9012平方米,南岸草坪面積為7638平方米。
新華路至光明路南岸草坪以紅花草為主,樹木則以廣玉蘭、黑松居多。在公園北街步行鐵橋西側南岸堤段上,目前已形成櫻花林帶景觀;北岸不同造型的金葉女貞很是醒目,有的堤段是國槐林,有的是成行的參天楊樹。
據統計,湛河公園內的主要樹種有:雪松、黑松、垂柳、廣玉蘭、女貞、法青、欒樹、合歡、桂花、櫻花、刺柏、月季、迎春、黃楊、碧桃、國槐等。主要草坪地被有高羊茅、白三葉、紅花草、天堂草、麥冬等。
湛河南北兩岸二平臺道路還鋪設了總長10.4公里的彩磚,增添照明路燈240盞,在湛河堤和二平臺上安裝彩色金屬休閑坐椅42條。為了給市民上下河堤提供便利,最近幾年,湛河河坡上修建水泥臺階和水泥斜路19處。在光明路湛河橋以東的河堤南岸,設置有2組健身器材,人們在休閑的同時,還可在宜人的環境中鍛煉身體。
湛河公園猶如一條綠色的彩帶貫穿市區,為市民的休閑娛樂提供了方便。題圖為三疊景(九曲長廊)夜景。【原標題:湛河公園:打造平頂山綠色長廊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