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過后,金牛山的空氣變得格外清新。
行走金牛山,石榴樹漫山遍嶺。
“走,到俺們這兒的萬畝石榴風景園里去看看!”平頂山市衛東區金牛山下的上徐村黨委書記郭占廣帶領一同前往。
園里熱鬧異常,游人如織,或觀光拍照,或采摘品果。石榴的叫賣聲不斷,一堆堆裝滿石榴的箱子擺放整齊,箱子上印著“金牛山無公害石榴”。
“如今,金牛山石榴被農業部認證為無公害果品,上徐村的石榴園還被省農業廳認證為無公害果品生產基地。”談話間,郭占廣拿起碩大的紅石榴在記者眼前晃著說,不無得意。
“政府免費給栽上石榴樹,俺一斤石榴賣到7塊多,一畝地收入至少5000元!”一旁正在采摘石榴的村民劉孩接過話茬。
“現在依靠科學種石榴比種金豆子都強哩!”68歲的呂金元老漢給石榴樹上掛防蟲害的燈,撩起衣角擦著額頭上的汗,樂呵呵地說。
呂金元給記者講起了有趣的傳說:從前,金牛山洞中一頭金牛拉著金磨,不停地磨下金豆子。要想打開洞門拿到金豆子,需要長過百天的黃瓜當鑰匙。一位高人在金牛山上種了黃瓜,在九十九天時摘下黃瓜打開了門,裝滿了好幾袋子金豆子,快要出門時,“轟隆”一聲大門又緊閉上了……
郭占廣說,為了把美麗的傳說變成現實,使亂石嶙峋、雜草叢生的金牛山長出“金豆子”,10年前,衛東區實施了城郊森林綠化工程,建成了金牛山萬畝石榴風景園,這里還成了全國農業生態旅游線。
優質石榴栽上金牛山,不僅改善了山村環境,還發展成生態旅游觀光產業,給村民帶來了穩定收入,去年上徐村人均收入達5000多元。
郭占廣把上徐村的變化編成了順口溜:“鳥兒不歇腳,窮人淚成河,有女不嫁金牛坡……”“石榴壓‘金牛’,農民開飯店,富裕日子唱著過。”郭占廣剛說了上句,40多歲的農婦陳鮮明搶著說出了下句。
“今年,俺家種的8畝軟籽石榴收入幾萬塊沒問題,家庭旅館每天能接待游客100多人。俺家買了小轎車,蓋起了小洋樓!”陳鮮明眉開眼笑。
火紅的石榴與天邊的晚霞相映,映紅了果農的笑臉。【原標題:河南平頂山金牛山上石榴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