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山市衛東區把荒山打造成生態園區
2013/8/9 16:32:54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石榴花開紅似火,近幾日,記者在平頂山市衛東區金牛山萬畝石榴園看到,成片的石榴樹上開滿了紅花。
“那邊準備建一個溫泉度假酒店。”同行的衛東區旅游局工作人員李甲甲指著金牛山石榴園東邊的山坡說,“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把這片山地打造成休閑度假生態園區。”
“造林綠化要兼顧生態、景觀和經濟效益的統一。”衛東區農林水利局一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該區把造林綠化工作列入全區十項民生工程,大力修復礦區生態,以山區生態體系、生態廊道、經濟林、苗木花卉、補植補造、城市園林小區和村鎮綠化等七大林業體系為抓手,按照“郊區森林化、鄉村林果化、城區園林化”的生態格局,把生態建設與群眾致富結合起來,在荒山上打造休閑旅游生態園區。
在鄉村和荒山綠化中,衛東區加大政策扶持。他們在積極落實退耕還林、中央財政造林補貼試點工作的同時,對北環路、許南路兩側50米內種植生態林的,每畝補助400元,連補8年;種植經濟林的,每畝補助230元,連補3年;高速公路引線兩側各30米內種植綠化樹的農戶,每畝補助租地款1500元,連租3年,所栽植樹木歸群眾所有。
如今,衛東區在北部山體建成了馬棚山等生態公益林;在淺山丘陵建成了以金牛山萬畝風景石榴園、呂莊核桃園、岳家千畝核桃園、三家村杏園等經濟林示范基地為主的經濟林;在高速引線兩側建成了高標準通道林、生態廊道以及桃、杏等經濟林示范基地。北部山區基本形成了以金程路和東平郟路“十字”交叉為主干、環繞山區道路的果實采摘、觀光旅游生態廊道。南蘭高速引線附近群眾種植桃樹每年畝均收入1萬多元,金牛山石榴園種植戶每年畝均收入5000元左右。
去年以來,衛東區共投資141萬元,建設了金牛山石榴園東入口的金牛山石榴園景區大門,對北環路至仙子廣場道路進行維修,修復刷新了金牛山十二生肖園、金牛群。目前,他們正籌備建設金牛山石榴園景區大門前休閑廣場,安裝太陽能路燈等。【原標題:平頂山市衛東區把荒山打造成生態園區】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2013-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