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乘法師已圓寂白圣講堂,重建的南海禪寺靜靜地守望著汝河之畔也快20年了。歲月流逝,很多往事被湮沒,許久也就成了謎,難以查證。
北山門牌樓,趙樸初先生題寫的“南海禪寺”四個斗金大字熠熠生輝。進入山門,由北向南,長440米、寬20米的甬道上,12座花崗巖三門小牌坊,一字排開,古樸雅致,成為一道風景線。
12座牌坊上方正反兩面均題有字,分別是12菩薩、12生肖、12姻緣。這些用楷書、魏碑、行書題寫的文字出自何人之手,再不探尋,怕是無人知曉了。
我們把視線轉過來,北山門牌樓過駐新公路便有一座橫跨護城河的石拱橋,叫功德橋,由明乘法師捐建。橋上現有《功德橋記》、《明乘法師簡介》兩塊碑文,1995年汝南縣人民政府立。近距離仔細辨認碑文,便可以發現后有書者的印款:“趙永志印”。這為我們揭開同時期十二牌坊的題字提供了重要線索。
趙永志,汝南二高教師,知名的書法愛好者,以魏碑見長,F已84歲的趙老師回憶起十二牌坊題字的往事時說:“那次寫字很倉促,不是我一個人寫的,是4個人共同完成的。”他說,1995年初秋,南海禪寺重建工程趕得較緊,十二牌坊馬上要立起來,而牌坊上的字還沒著落。明乘法師找到時任縣委統戰部副部長的王德明,請他幫忙找縣內善書者題寫。
在教育戰線工作多年的王德明到汝南二高請趙永志幫忙。由于時間緊、內容多,趙老師提議多找幾個人分頭寫。這樣又請了汝南一高教師辛明儒(善正楷)、縣文化館的王明漢(善小楷)和朱開洲(善行書),分頭題寫,當天便把寫好的宣紙送到南海禪寺工地刻錄。
后來,牌坊立起來后大家發現,由于工匠趕進度,使用電動刻刀不得要領,很多刻錄上的字形似而神非。書者也曾建議禪寺稍加修補,但沒有引起重視,終無落實。
如今,題字的四位老人有的已經過世,健在的也年逾古稀。然而,不經意間南海禪寺卻留下他們永久的印記。(趙慶華)【原標題:南海禪寺十二牌坊題字出自何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