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千年都沒讀完的“書”,靜靜地敞開在千年古城開封的眉宇間——
不看到她,就等于不了解開封的性格和品位;漫步其中,你才知道文化的書香,為什么會讓一個城市生生不息、神采飛揚?
“書局”“汴梁紙馬鋪”“環文閣”等旗幡迎風招展,與街道兩邊雕欄樓閣、飛檐斗拱的明清建筑相映成趣,這就是改造提升后的千年老街——開封書店街。
1000年前街道啥模樣?
作為開封歷史最為悠久的街道,她展現了開封古城1000多年前的街道風貌;千年的歷史,她和書為伴,她又成為中國唯一一條以書店命名的街道。北宋時期其名為“高頭街”,經營書籍、字畫、古玩、中藥;明代時稱為“大店街”,店鋪云集。清代乾隆年間,街道因經營書籍及文房四寶聞名,正式被命名為“書店街”。
為還原書店街的千年芳華,2011年7月,開封市啟動了書店街改造工程,以書籍文化、書房文化、書畫文化為特色,以打造歷史文化名街為目標,重現這人間文化珍品。
書店街不長,620米:原味的街景,原色的外墻,原真的門窗,原來的旗幡,卻承載了千年歷史。
書店街不長,620米:云集的40多家書店和100多家文化用品商店,只是為了讓喜愛開封這座城市的游客知道,這里是開封文氣最盛的地方。
書店街不長,620米:對于開封人來說,將是一個永久的歷史記憶和文化產業復興的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