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陽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位于中國中央造山系東段、河南省伏牛山脈的腹地,由寶天曼國家地質公園、寶天曼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南陽恐龍蛋化石國家自然保護區、獨山玉國家礦山公園等資源整合而成。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內有南召猿人遺址、漢代冶鐵遺址、楚文化遺址、內鄉縣衙、南陽府衙、張衡博物館等一批人文景觀,公園規劃建設面積1340.93平方公里,附屬自然保護區面積1296.54平方公里。其中,地質旅游及生態旅游面積683.95平方公里,地質科學考察區面積656.98平方公里。地質科考路線208.34公里,屬大陸造山帶型綜合性地質科學公園。
在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所屬的白堊紀恐龍蛋化石群自然保護區內,共發現白堊紀恐龍蛋化石6科9屬13種,其中西峽長圓柱蛋化石為世界罕見,戈壁棱柱蛋化石為稀世珍寶,被譽為繼中國“陜西兵馬俑”之后的“世界第九大奇跡”。
伏牛山,物華天寶、人杰地靈。50萬年前,南召猿人在這里繁衍生息;7000年前,獨山“玉工”在這里中華玉文化的曙光;3000年前,這里開啟中國筑造“萬里長城”的先河。有史以來,這里孕育了一大批優秀人物、中華民族的精英,有世界著名的科學家張衡、醫學家張仲景和政治家諸葛亮、范蠡、百里奚,哲學家馮友蘭、文學家姚雪垠、二月河等,是他們成就了黃河文化的輝煌。
伏牛山地質公園以其豐富的地質內涵,崢嶸挺拔、精巧異趣的地貌景觀,絢麗多彩的北亞熱帶景觀生態和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淀,迸發出自然美的主旋律、折射出人與自然的和諧與統一。而世界地質公園的創建,必將使這里成為當代中國地質旅游、生態旅游和尋根探源旅游的目的地,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示范區。
2010年7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執行局專家毛里佐·布蘭多博士和哈拉蘭博斯·法索拉斯博士結束對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的中評估工作,從此,伏牛山地址公園申請世界級地址公園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