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學院:八龍冢歷史名人文化遺跡保護迫在眉睫
2014/5/13 11:14:29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在許昌市魏都區陳莊村西靜靜躺著一座不很起眼的墓葬。這里即是是東漢末期潁川(今許昌)名士荀淑的墓冢。荀淑有子八人(荀儉、荀緄、荀靖、荀燾、荀詵、荀爽、荀肅、荀旉)均為東漢末年和曹魏時期的名士,人稱“荀氏八龍”,故墓葬稱為八龍冢。
近日,許昌學院文學院赴許昌市歷史文化名人資源保護開發現狀暑期社會實踐隊的隊員們,在這里進行專業調研。
“上去吧,上去看吧!”坐在石凳上疊元寶的老奶奶微笑著對實踐隊員們說。于是,大家順著一條階梯走上了八柏冢,只看到五棵古柏樹。有一棵躺著,還有一棵只剩下樹樁。老大爺告訴實踐隊員,國民革命之前還是八棵高大的柏樹,那時候還沒有廟,后來就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了。老大爺還一邊拿出一本舊書指著“荀淑”的簡介讓大家看,一邊向大家講述八柏冢的由來。
八龍冢呈圓形,高約5米,周長約100米。傳說荀淑死后,八子在冢頂各植柏一株,故稱八柏冢。后來,由于兵荒馬亂,再加上風雨侵蝕,古柏先后死了3棵。活著的古柏樹歷經歲月滄桑,至今已有近2000年歷史。如今,由于年久失修,“八龍冢”顯得有些破敗寂寥,亟待政府加強保護。同時,作為許昌歷史文化名人遺跡,也需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和開發力度,讓更多的人來游覽和瞻仰。(原標題:許昌學院:八龍冢歷史名人文化遺跡保護迫在眉睫)作者:袁歡 黃高峰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中新網(2013-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