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秀美山水 >> 瀏覽相關信息

孫叔敖:楚國第一循吏良臣

2014/6/18 16:45:53 點擊數: 【字體:

    施教導民

    春秋時,楚國名相孫叔敖是淮濱期思人。他因義殺兩頭蛇,為民除害而享譽鄉里。楚國令尹虞丘尚賢薦賢,在自己年老時積極推薦品德高尚、學問淵博的孫叔敖代替自己的令尹之職。楚莊王采納了虞丘的推薦,并用國王乘坐的專車去迎接孫叔敖。

    孫叔敖擔任令尹后,許多人都來道賀。有一老者卻一副吊喪的打扮求見。他見到孫叔敖后無一句道賀語言,卻講了三句逆耳之言:“身處尊貴而對人驕傲,百姓就不再親近你;位高責重而濫用權力,君主就會討厭他;俸祿優厚而不知足,禍患就會降臨。”臨別時老者反復告誡,地位越高越不能驕傲而脫離群眾。孫叔敖連連稱是。

    孫叔敖來自基層,對民眾的心愿有切身體會。他按照老者叮囑,制定“施教導民”的治國安邦方略,那就是不靠政令強行推行,而是依農時,順民意,由官府帶頭倡導,讓百姓仿效。據史書載,他在任令尹期間,有幾件事就是采取“施教導民”而辦成的。秋冬農閑,官府引導百姓進山砍伐竹木,獵取禽獸;春夏河水上漲,引導百姓用河水運出山里的竹木和捕撈魚蝦。楚莊王曾下詔將錢幣造大,結果民眾感到攜帶不便,造錢業主嫌成本提高而紛紛轉行,市場管理混亂。孫叔敖順民意,建議楚莊王恢復原制。楚國當時有一習俗喜歡坐矮車,馬高車矮,行車不快,楚莊王想下令改改。孫叔敖表示贊成但他不贊成發布政令,而建議將鄉間的門檻提高,讓矮車無法通行,并將官府的車輛變成高車,自由通行。不到半年,全國的馬車都變成了高車。這些方略的實施,使楚國經濟迅猛發展,百姓安居樂業。

    孫叔敖的“施教導民”方略是富國強邦之舉,被司馬遷贊為“不教而民從其化”。后來,這個方略也被其他六國推廣。

    選擇封地避月巴缺

    孫叔敖在楚國任令尹時,在淮河流域修建了一個著名的水利工程——芍陂。芍陂又稱安豐塘,實際是一座大型水庫。這座水庫的建成,有效地防止了淮河水患,灌溉了大片良田,對楚國的經濟發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也為楚國后來稱霸奠定了經濟基礎。由于孫叔敖輔佐君王治國安邦,立下特殊功勞,楚王幾次要賜其封地。他堅信“俸優祿厚而不知足,禍患就會降臨”,堅持不受。他臨死時告誡兒子:我活著沒有接受楚王的封地,死后楚王必定封你城邑,到時,你一定不要接受別人都爭著要的城邑,在楚越邊界有個叫寢丘的地方,低洼脊薄,城名也不吉利,歷來沒有人爭,你只管要它,能保你衣食飽暖且常保不失。

    孫叔敖為相清正廉潔,不蓄余財,死后幾年,兒子窮愁潦倒,只好上山砍柴為生。孫叔敖的好友優孟得知后,上朝時打扮成孫叔敖的形象入朝。楚王一看吃了一驚,細看才知道是優孟,便想讓優孟任令尹。優孟說,孫叔敖為國立下奇功,死后兒子砍柴為生,我的才能遠不及孫叔敖。去當令尹,將來兒子恐怕要討吃。一句話提醒了楚王,立即下令給孫叔敖兒子重賞封地。孫叔敖的兒子按其父囑,不要肥缺城邑,只求脊薄寢丘。莊王未與強求,封寢丘四百戶賦稅,還夸獎賢者之后有賢風。按楚國規定,功臣的封地經過兩代,別人要封時就收回。由于寢丘是人皆棄之,孫叔敖的子孫封地一直傳了十幾代。孫叔敖不以俗念爭肥缺而得長利,后人稱之為“短智佐君王,長智利子孫”。

    歷朝歷代很多人做官時兩眼盯著肥缺之位。如果是為官正派、清正廉潔的,他就會為堪重任,嚴于律己,為國為民立下功勛,后來被稱為賢臣、清官廉吏,青史流傳;如果是為私掌權,他必然利用職權中飽私囊,為非作歹,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禍害,后來被稱為奸臣、貪官污吏,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正派人得肥缺人民得福,個人也得福;邪惡人爭肥缺人民得禍,個人也得禍。

(原標題:孫叔敖:楚國第一循吏良臣)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華夏旅游網(2009-06-17)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