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甲骨文,似一人揮刀將樹木砍斷之狀。
《廣雅》:折,曲也。
《說文》:折,斷也。
因此,折字有表示使物體彎曲、斷開之意。
“折”的目的是什么?劈材燒嗎?非也。
一根木頭,把它作頂梁柱用,太短了不行,撐不起房頂;太長了也不行,穿透房頂了,下雨也會漏水。
太長了,就需要“折”一下。折多折少,此間分寸,即為“度”。
把握好“度”,適度“折”一下,方能物盡其才,人盡其能。
學會折中處事,人生往往才會更完美!
折,做彎曲之意時,也涵蓋了極大的處世哲學。
老子說:曲則全。
做人不可不直,也不可過直,過直則易斷。一件事情,直言相向,其結(jié)果往往難盡如人意。
本是一句好話,說得太直了,朋友不但不領(lǐng)情,還傷感情。
當一條道跑到黑仍不達目標的時候,不防“彎曲”一下,換個思維,換個方向。目標往往更容易實現(xiàn)。正所謂: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不違背原則的情況下,委“曲”求全,也是一種非常難得的人生智慧!
騰,《廣雅》:騰,奔也。似馬奔騰之狀!
折與騰連用,其意更深刻形象。
“折”是為了更好地“騰”。“折”得越好,則“騰”得越高、“騰”得越遠!越折騰,心越通透。反復(fù)踐行“折騰”之道,方能成就練達人生!
故,人生是一個反復(fù)“折騰”的過程,生命不息,折騰不止。
(原標題:“折騰”的藝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