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秀美山水 >> 瀏覽相關信息

感悟老子

2014/6/18 17:50:38 點擊數: 【字體:


    2013年3月,應邀參加了一個名曰“大道西行,重走東方先哲出關路,豫陜逍遙自駕游”的活動。先是從西安出發,沿滬陜高速公路進入河南,東行至鹿邑后,掉頭西去,經欒川老君山、靈寶函谷關回到西安的樓觀臺。

    當車隊在中原大地上馳騁之時,忽然想到,中國歷史上,河南曾經誕生過三位堪稱空前絕后的偉大人物,其中一位是河南新鄭人軒轅黃帝,另一位是河南鹿邑人老子李耳,第三位是河南偃師人圣僧玄奘。說來有趣,這三位偉大的河南人,又都在陜西這塊熱土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著:黃帝的衣冠冢在黃陵縣的橋山,老子的講經處在周至縣的樓觀臺,玄奘的譯經道場在西安市的大慈恩寺和銅川市的玉華宮。

    在三位偉大的河南人中,最讓我百感交集的是老子。

    這是因為,面對高高在上的黃帝,我們除了頂禮膜拜,好像已經無須去說什么。玄奘呢?十三歲步入佛門,之后的半個世紀里,專心于一件事,由始至終,無一日懈怠。其間無論遭遇怎樣的艱難險阻,百折不回,終成大業,彪炳于煌煌史冊——這樣的一種絕對空前、可能絕后的偉大經歷,和從中展現出來的崇高精神,讓人無法不對他油然而生崇敬之心;至于對玄奘翻譯的大量佛經,以及由他創始的中國佛教宗派之一的唯識宗,慚愧,門外漢的我,就只能嘆一聲“仰之彌高,鉆之彌深”了。
和崇敬玄奘的緣由不同,崇敬老子,是因為他的傳世著作《道德經》。至于他的經歷嘛,別說不才如我,就連最有權威的老子研究專家,可能也無法把這個方面的諸多不同聲音統一起來吧!具體來講,老子出生于河南鹿邑,這是被廣泛接受的一種說法,但安徽渦陽人,怕是就不會如此認為。還有,《道德經》的寫作地點,究竟是在陜西的樓觀臺、抑或是在河南的函谷關?兩地各執一詞,大概很難取得一致。至于老子最終歸隱何處,就更是眾說紛紜了。不過這也好,可以讓不是一處、而是很多地方打著招牌,發展旅游產業,賺取大把鈔票──何樂而不為啊!

    中國人不妨拿老子多多“變現”,畢竟,發展旅游產業,也是一件光明正大的事兒,但 我們必須明白,老子對中國人、乃至對整個人類的最大價值,卻是在形而上。有一位學者曾發表過如下的見解:在基督教世界,幾乎每個人都要讀一本書——《圣經》;在伊斯蘭世界里,每個人也要讀一本書——《古蘭經》;如果說我們每個中國人也要讀一本書的話,那就應當是《道德經》。他甚至還這樣認為:不讀《道德經》,就不能真正了解中國文化之根。對他的這一番話,我是非常贊同的。

    在老子五千言的《道德經》中,閃光的思想比比皆是,其中對大自然的尊重甚或敬畏,強調人道必須服從天道的思想,特別彌足珍貴;仡櫲祟惖臍v史,我們不難發現,在處理和自然的關系這么一件至關緊要的大事上,人類曾經歷了曲折的歷程。最初,相對弱小且對自然了解甚少的人類,對前者是既覺神秘,又感恐懼,呈現出一種臣服的心態。慢慢地,由于自身的努力,也由于大自然的呵護和滋潤,人類變得愈來愈強大,于是在和自然相處之時,也就愈來愈顯自信,這當然是好事。但遺憾的是,和自信結伴而來的還有自大,這種自大又逐漸演變成忘乎所以,人類開始誤以為自己對大自然可以為所欲為。

    在過分膨脹的欲望的驅使下,人類對大自然進行掠奪性開發的行為愈演愈烈,這種違背天道的行為在工業文明高度發達以后表現得尤為肆無忌憚。在人道必須服從天道這個問題上終于開始清醒,終于明白人類只能和大自然和諧相處而根本不可能戰而勝之,是近幾十年的事。在較為清醒的心態之下,回過頭來體會老子在《道德經》中之所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面對茼郎b兩千多年前就言道“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認為天下萬物一律平等的老子,我們理應感到羞愧。

    不過,我也絕不同意把《道德經》捧到“句句是真理”的高度。因為,老子盡管是一位空前絕后的偉大智者,但如果他說過的每一句話,至今還都與現代社會所推崇的理念完全合拍的話,那幾千年來包括中國人在內的整個人類,豈不就顯得太愚蠢、太懶惰,不曾推動社會的進步嗎?對《道德經》,我們也必須“棄其糟粕”,譬如,老子有言:“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老子給掌握公共權力者支招:不能讓百姓變得聰明或明智,最好讓他們愚鈍而實在。請問:當代中國人,有誰愿意充當此種角色呢?

    《道德經》是一部有瑕疵的偉大著作,在中國歷史上,可以與《道德經》比肩的,應該還有《論語》。老子和孔子有幸,他們生活在 一個統治者對人的精神領域控制相對寬松、知識分子的思想比較活躍、諸子百家可以多元并存相互競爭琢磨的時代。再往后,經歷了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漢武帝的獨尊儒術廢黜百家,以及唐太宗視察科舉考場,揚言“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更有明太祖對知識分子的荼毒,滿清康、雍、干三代領導人大興文字獄……中國古代的知識分子,在把自由之精神、獨立思想喪失殆盡以后,最終被擠壓成依附在統治者這張“皮”上的“毛”,他們的聰明才智,只能用來從事“我注六經,六經注我”那樣的文化制造,再也無法給人類貢獻出像《道德經》這樣的文化創造了。

(原標題:感悟老子)作者:商子雍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2013-06-04)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