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秀美山水 >> 瀏覽相關信息

炎帝的傳說故事

2014/6/23 15:58:35 點擊數: 【字體:


    炎帝 

    中文名稱: 炎帝 

    又 名: 烈山氏 神農氏 赤帝 

    性 別: 男 

    民 族: 華夏族 

    生平簡介 

    炎帝,傳說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又稱赤帝、烈山氏,一說即神農氏(或神農氏的子孫)。相傳其母名任姒,一日游華山,看見一條神龍,身體馬上有反應,回來就生下炎帝。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長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號炎帝。炎帝少而聰穎,三天能說話,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穡之事。他一生為百姓辦了許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豐食足衣;為了讓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嘗遍了各種藥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樂器,讓百姓懂得禮儀,為后世所稱道。其族人最初的活動地域在今陜西的南部,后來沿黃河向東發展,與黃帝發生沖突。在阪泉之戰中,炎帝被黃帝戰敗,炎帝部落與黃帝部落合并,組成華夏族,所以今日中國人自稱為「炎黃后代」。 

    炎帝 神農氏 

    傳說中的上古帝王神農氏。因以火德王,故稱為炎帝。繼女媧后為天下共主,傳說是農耕和醫藥的發明者,又創造五弦瑟,開始蠟祭和市場.自他以后中國進入農耕社會. 是傳說中遠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中華民族的始祖之一。 

    春秋時左丘明撰《國語·晉語》云:“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水經注·渭水》:“岐水(今岐山縣境)又東逕姜氏城南,為姜水”。南宋羅泌《路史·國名》載:“炎帝后,姜姓國,今寶雞有姜氏城,南有姜水。”《一統志》載:“鳳翔府寶雞縣南七里,有姜氏城,南有姜水,炎帝長于姜水……”。寶雞市南姜城堡一帶,流傳著許多關于炎帝的傳說。如說炎帝生于峪,其母懷抱炎帝沐浴于九龍泉。又說炎帝遍嘗百草,為人類找到了可以治病的中草藥,到晚年上天臺山誤嘗斷腸草而死等等。因傳說代代沿襲,當地人們視九龍泉為圣地,遇大旱常在此祈雨。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寶雞縣令許起鳳因祈雨重修炎帝寺并立石碑一通。 

    炎帝部落,初期,從事采集漁獵,后來逐漸作務農業,開始了半定居的遷徙農業生活。其遷徙的路線,是順渭水東下,過伊河、洛河,到達今河南、山東一帶。因其地平坦,氣候較溫暖,適于原始農業,遂以農耕為主,形成定居的部落集團。初都陳,即今河南淮陽;再遷魯,都曲阜。傳八九代后,勢漸衰,受到九黎族壓迫,為蚩尤所敗。后聯合黃帝部落打敗蚩尤。黃帝部落又打敗炎帝部落。此后,炎、黃兩族部落開始聯合和融合而為華夏民族,占據了中原地區,在黃河中下游兩岸的廣闊土地上逐漸創造發展起來偉大的華夏文明。 

(原標題:炎帝的傳說故事)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華夏經緯網(2011-06-07)
0
下一條:舜帝上一條:中華文明三始祖之蚩尤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