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秀美山水 >> 瀏覽相關信息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聰明人張良(5)

2012/3/30 17:44:41 點擊數: 【字體:


聰明人張良(5)

   
    張良抱病在身,確有此事,不過這病到底有多嚴重呢?劉邦遷都關中之前,張良隨他滅秦、滅項,形影不離,為何劉邦一翻身做了皇帝,他反倒病得無法工作了呢?高祖六年劉邦定都關中,直至此時,關于張良的病情未見其他文獻有明確記載。不過張良從此時開始便“杜門不出”,可見其中確有生病的因素,當然,除此以外應當有其他原因。  
     
    一是知足。張良自稱,家中五世擔任韓國國君的相國(家世相韓),韓被秦滅,不愛萬金,要為韓報仇。現在,以“三寸舌”成為“帝者師”,“封萬戶,位列侯”,達到布衣生活的頂點,對我張良而言,已經十分滿足了(足矣)。所以“愿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耳”。  
    
    二是自保。司馬光作了這樣的解釋:人生必死,猶如黑夜必有黎明(臣光曰:夫生之有死,譬猶夜旦之必然)。從古至今,沒有一個人可以超越生死而獨立存世(自古及今,固未有超然而獨存者也)。像張良這樣明達事理之人,肯定知道神仙之說是騙人的鬼話(以子房之明辨達理,足以知神仙之為虛詭矣)。然而張良卻宣稱要跟隨赤松子游仙,恰是這樣的托詞,倒可以看出其超凡的智慧(然其欲從赤松子游者,其智可知也)。身為人臣,最難處理的就是如何對待功名(夫功名之際,人臣之所難處)。三杰之中,韓信族誅,蕭何入獄,不都是因為聲名太盛卻不知身退(淮陰誅夷,蕭何系獄,非以履盛滿而不止耶)。只有張良,托稱求仙,擺脫世間俗物(故子房托于神仙,遺棄人間)。“等功名于物外,置榮利而不顧”,人們常說的“明哲保身”,恐怕只有張良做到了(所謂明哲保身者,子房有焉)。  
       
    司馬光認為張良“杜門不出”,學道求仙,完全是明哲保身。這一說法影響非常之大,但也尚存有待商榷之處。司馬光之說錯在哪里?錯在他忽略了“淮陰誅夷,蕭何系獄”是在“張良謝病辟谷”之后。張良“杜門不出”之時,韓信正從齊王徙封楚王,錦衣還鄉,所謂叛釁,未露端倪。劉邦此時雖有誅殺的行動,但所誅“皆平生所仇怨”。張良作為劉邦的心腹,立萬世之功,怎會招來殺身之禍?所以,司馬光的說法未免有些言過其實了。  
    
     當然,我們也不可否認,劉邦對異姓諸侯王大開殺戒,張良不可能對這種做法表示心悅誠服地認同。我們在講陳平用調虎離山之計誘捕韓信時,曾經講過,為什么那時候聽不到張良的聲音?原因只能有兩個:一是不能說,二是不愿說。張良抱病,已經不再參與軍國大事,便不愿再多言;他看到了劉邦必除韓信的決心,也就不能再說什么了。  
      
    盡管這樣,張良并未就此退出漢代政壇,他始終和西漢政權保持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劉邦有很多事情依然會和張良商議。《史記》中有一段著名的文字:“及立蕭何相國,所與上從容言天下事甚眾。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對于這幾句話的理解,現在的人往往認為司馬遷寫《史記》并非每事必錄,而是有所選擇,無關軍國大事,舍而不錄。所以張良閉關后與劉邦的接觸、交流應當還相當廣泛,不僅是軍國大事,即便是無關軍國的事談論得也非常多。(原標題:聰明人張良(5))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互聯網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