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報訊 (記者 張亞武 通訊員 楊長記)昨日,孟津王鐸擬山園帖石刻陳列館開館,為我市北線旅游增添了一個新亮點。
王鐸是明末清初著名書畫家。1592年,王鐸出生于孟津,歷任明清兩朝禮部尚書,精通史學,擅長書畫,尤其是他的書法筆力雄厚,有“神筆王鐸”之稱。清順治八年,王鐸次子王無咎選取王鐸生前書法作品79幅,托請當時著名石刻藝術家張飛卿,歷時9年將其刻于90塊優質漢白玉上,這就是后來保存在王鐸故居王家祠堂的“擬山園帖”石刻。300多年來,該石刻在國內一直享有很高聲譽,1993年5月被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鑒定為一級文物。
保存擬山園帖石刻的王家祠堂建于清末,由于年久失修,屋頂多處漏雨,屋內陰暗潮濕,給石刻保護造成很大威脅。今年6月孟津縣文物局實施了王鐸擬山園帖石刻保護工程,在此基礎上,孟津縣文物部門將王家祠堂辟為擬山園帖石刻陳列館,供中外游客參觀。(原標題:王鐸擬山園帖石刻陳列館開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