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更厚(右二)正在向客人介紹他創作的學雷鋒剪紙作品。
10月13日,三門峽天朗氣清,秋色迷人。記者隨河南日報報業集團的客人來到陜縣西張村鎮,參觀被稱為中國北方“地下四合院”、河南省十大民俗經典的地坑院以及剪紙藝人的剪紙作品。
從三門峽市區驅車20余公里,蜿蜒駛上一望無垠的黃土塬,就進入了西張村鎮廟上村的“天井窯院旅游度假村”。車剛一停下,客人們便被地坑院“見樹不見村,進村不見房,聞聲不見人”的奇特民居建筑形式所吸引。他們掏出相機拍個不停、問個不停,進入院落看個不停,個個都很好奇,個個激動不已。
隨后,客人們又來到南溝村剪紙藝術館第一展館,參觀了河南省第一個村級剪紙協會——南溝村剪紙協會會員的優秀剪紙作品,其中既有毛澤東、雷鋒、焦裕祿和包公、王羲之等名人的肖像或書法剪紙系列作品,又有全國罕見的“喜事布黑花”獨特民俗作品。剪紙協會會長任更厚介紹,南溝村剪紙藝術有250多年的歷史,現在全村至少有300多名剪紙藝人,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文化產業規模。黑色剪紙是南溝村剪紙的最大特色,曾讓來這里考察的中國剪紙權威和專家們驚嘆不已。逢年過節,這里的村民都喜歡在自家窗戶上貼上黑色的窗花,結婚時洞房貼的頂棚花、炕圍花、桌圍花也都以黑色為主,俗稱“喜事布黑花”。任更厚高興地說:“今年以來,南溝村的剪紙賣得很火。前兩天,老藝人任孟倉的剪紙作品,一上午就賣了2000多元呢!”
記者和客人們來到75歲的任孟倉老人家。他是南溝村最年長的剪紙藝人,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也是全國唯一一位在北京奧運會和廣州亞運會上邊唱民謠邊表演剪紙的老藝人。
老人住的地坑院里,有一間窯洞是他和老伴進行剪紙創作的工作室,還有一間是他多年來創作的精品剪紙作品展覽室。河南日報報業集團紀委副書記、監察室主任陳廣霖一邊聽老人講解,一邊欣賞一幅幅精美的剪紙,不禁嘖嘖稱贊。《河南日報》記者郭松林看到任孟倉在北京、廣州表演剪紙時與外國記者或中外體育明星的合影照片,和北京奧組委為任孟倉頒發的出席證件時,立即提出要與老人合影留念。同行的其他人紛紛附和,任孟倉老人笑呵呵地答應著,與現場的“粉絲”們拍下了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