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暖陽普照。在這美好的時節,記者前往太行山腳下的黃水鄉龍門村采訪。這不足百戶的小村,有偌大的幾處廠房,格外顯眼,這里是常文慶的老家,這里是步云鞋墊的發源地。
在輝縣提起鞋墊,不能不說常文慶。
在中國及周邊一些國家許多市場上的鞋墊,也都少不了步云的份額。
常文慶成了輝縣的名人,步云成了家喻戶曉的鞋墊品牌。
常文慶與步云,風里來、雨里去,摸爬滾打了20多年,創就了農民的產業品牌,發展成了輝縣農民家庭致富的好途徑。
追尋常文慶的創業足跡,簡單的幾句話概括得卻是如此徹底:“躬耕田壟不認命,而立離鄉去尋夢。俠義務實人起敬,眾望所歸志成城。昔日貧窮舉步艱,今朝別墅落省城,鞋墊雖小乾坤大,華夏九州揚盛名,開拓創新圖發展,追隨太陽永不停。”這就是常文慶,這就是一個中國式農民最樸實、最真實的尋夢路。
常文慶成功了、美夢成真了、衣錦還鄉了、開始在家鄉辦廠了,他讓父老鄉親有活干了、有錢掙了,他帶領父老鄉親共同致富了……
這次,記者的再次采訪,又是耳目一新。
在龍門的分廠里,常文慶簡單淳樸的一番話,很是感人:“我這個企業發展成現在這樣,已經不再是我自己的了,他成了大家伙的飯碗,他肩負的責任很重要,咱不能說企業能掙多少利潤了,只要不賠,咱就得干,咱只要天天生產,工人天天有活干,這就是企業的最大利潤。咱就是個農民,咱就得為農民著想,這是生我養我的地方,這里的一草一木、一家一戶都牽扯著我的心,現在廠里農民工人千把人,生活得好壞都靠咱企業的工資呢,特別是家鄉的分廠,200多號兄弟姐妹,又都是中年人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家里、地里都離不開她們,讓她們在家就有活干,有錢賺,還能顧及家里、地里,每每想到這些,我常文慶就感到責任的重大,我說啥也得讓這個企業活下去呀……”
常文慶!你這個農民,你這個老板,如此樸實無華,如此博大精深。他是這樣說的,他更是這樣天天想的,他也是這樣天天要求自己的,他的步云也就是這樣一天天走過來、壯大起來的……
的確,步云作為一個勞動密集型、產品大眾消費型、科技含量不是很高的企業,隨著科技的發展,利潤是不會太多,但常文慶不這樣想,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我們辦企業,不能光想掙多少錢,要想的是這個企業能給多少人謀利。”
步云就是這樣的企業,常文慶就是這樣的胸懷。這或許就是一個農民老板干事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