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莊鄉北冀莊村采訪,一提起王建設這個名字,村民沒有一個不伸出大拇指稱贊他的,這倒不是因為他的上百萬元資產的企業老總身價,而是他有著一顆致富不忘家鄉百姓的拳拳桑梓之心。他熱心公益事業、關愛村里老年人、困難戶以及教育事業發展的故事在當地十里八村被傳為佳話,當地群眾都視他為最信賴的人和貼心人。近日王建設被評為高莊鄉“助人為樂”道德模范,受到社會各界和鄉親們的好評。
2000年,有著經商頭腦而又不甘寂寞的王建設,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辦理了某機關停薪留職手續,開始了他的經商生涯。通過不斷的努力,王建設在北冀莊村創辦了三潭酒廠,憑著過硬的產品質量和誠實的企業信譽,十多年的打拼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發展壯大,固定資產達到數百萬元,轉移農村富裕勞動力50多人。王建設成了百姓心目中的“商海驕子”,人們對他的成功表示由衷贊嘆。
創業成功的王建設沒有忘記撫育他成長的家鄉熱土,時刻惦記著看他長大的熟悉的鄉鄰,他決心用他的成功來回報2000多口父老鄉親。2002年,三潭酒廠才剛剛起步,正是困難重重的時候,當聽說村里要組建劇團的消息后,王建設二話不說,贊助了6000余元,用于購買唱戲服裝和道具;2006年,他為村里的盤鼓隊捐了1500元,隊員們的服裝得到了全部更新;2012年9月,北冀莊村女孩兒王媛媛考上了大學,但由于爹死娘嫁、自己和80歲的老奶奶相依為命,家里一貧如洗,根本拿不出學費和生活費。王建設了解到其家庭情況時,立即給王媛媛送去1000元錢,緩解了她的入學困難問題;村里的貧困戶誰家遇到紅白喜事,王建設都免費為其提供所需白酒,幫助他們渡過難關;每逢春節前,王建設都要帶著禮品到村里70歲以上的老人家中慰問……
北冀莊村原來的入村道路坑洼不平,狹窄難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嚴重影響了村民的生產生活。王建設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12年9月,當得知村兩委干部研究決定籌資修整道路時,他主動找到村黨支部書記李建忠,帶頭捐款10萬元幫助村里修路。經過近半個月的奮戰,一條長4公里的寬闊筆直的水泥大道終于修好,從此結束了多年來群眾行路難的歷史,也大大促進了全村經濟發展。
在北冀莊村老年活動中心里,記者看到幾位老人正在悠閑地下著象棋,一聽說記者要采訪王建設的事跡,他們你一言我一語爭相夸贊起來。一位75歲老大爺激動地說:“建設這孩兒發了財還能不忘村里人,看得起老年人,真比親兒子還孝順,生活在這樣的和諧社會里,我越活越得勁。”
“北冀莊村是生我養我的地方,致富了就不能忘記父老鄉親,一定要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這樣的人生才有意義!”提起做過的那么多好事、善事,王建設只是淡然一笑,謙虛地說道。 □王景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