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道光年間,衛輝市北關北倉街,修建了座金碧輝煌的寺院,取名“寶壇寺”。內有僧眾百余人,房屋八十余間,年年香火甚旺,特別是每年的四月十八廟會那天,附近鄉村的善男信女成群結伙前去燒香還愿,更有一番熱鬧!
有一年的一天,突然從外地來了一個游方和尚,聲言要找本寺住持(即當家和尚),門頭僧人見和尚來頭不小,不敢怠慢,便隨即傳稟(bǐng)給當家的老和尚住持方丈。方丈一聽,當即迎接出來,見面談了以后,迎進禪堂待茶。經過細談,才知這個大和尚是從北京受偈回歸時路過這里的。因當時北京佛堂是高級的,在那里受過偈(偈,佛教里的訓辭)知識是淵博的。因此待其如上賓,幾天以后比較熟識啦。這天北京和尚說道:“師兄,咱們每日閑坐無聊,倒不如咱云詩答對,消遣解悶好嗎?”住持僧道:“但不知,怎樣個作法?”北京僧道:“或我出題你對,或你出題我對,對不上者算輸,誰輸要受罰”。“怎個罰法吧?”住持問。“誰輸誰出錢擺八碗八的席面請客”。寶壇寺住持作難了!心想,不應吧,顯得自己無知,應吧,人家一定知多識廣。忽然他想起一人,便說道:“能找人代我出好嗎?”北京僧:“可以,悉聽尊便吧!”住持僧當即說:“明天準定吧”。說罷暫別。
第二天一早,寶壇寺老和尚便往西門外肉鋪奔去。你道他是買肉嗎?不是。原來昨天他想要代他作詩的人,就在肉架上干活,名叫崔五,是老和尚的表弟。老和尚一大早就來到西關賣肉處,老遠就看見崔五在持刀割肉。當走近時,崔五才發現表兄的到來,趕忙說道:“表兄,今天起了哪陣風,把你給刮來了”。老和尚道:“我今天是特意來請你的,你能騰點空嗎?”崔五答道:“說哪里話,表兄屋里請吧!”并隨即吩咐伙計們賣肉,自己陪表兄去了。
二人到屋內,崔五首先開口道:“表兄無事不光臨,今天一定是有點事吧?”老和尚帶笑說道:“只因從北京新來一游方高僧,住宿我寺,邀請我和他云詩答對,我想表弟你平時能言善辯,知道的也很多,因此想請你代我和他云詩答對,你不會推辭吧?”崔五聽了對他的贊揚后,心中欣喜,很爽快地答道:“可以,表兄既來找我,我還能推辭嗎?”老和尚道:“那就很好,現在說定明天上午準時去可以嗎?”“可以,我一定準時前往。”約定后,老和尚告別回到寶云寺,當即答復了北京和尚,約定明天上午云詩答對。
第二天上午,崔五赴約,見面以后,由寶云寺方丈給他們雙方作了介紹。北京和尚首先說道:“今天咱們云詩答對,是口云。筆云。還是啞云呢?”崔五想了想道:“你說吧。”北京僧道:“口云是舌戰對壘,甚嫌不恭;筆云還要筆墨紙硯,甚感麻煩;啞云不用說話,咱們啞云好嗎?”崔五說:“可以。”接著說:“老和尚是遠來客人,請先出題吧!”北京和尚說:“那我就不客氣了!”說罷,只見他把身端坐,豎出一個大拇指。這時在座的有寶壇寺的老和尚。住持、監寺等人,大家看到這個情形,都在替崔五擔心,但見崔五卻不慌不忙地伸出兩個指頭。北京和尚接著又伸出三個指頭,大家又看崔五,只見他面有難色地把五個指頭全伸了出來。北京和尚看后不動聲地拍了一拍頭頂。崔五呢?由揉揉懷里。北京和尚又焦急地揉揉眼,崔五卻很自然地摸摸胡須。北京和尚見狀后,急忙站起來說:“佩服、佩服”。又轉臉對寶壇寺僧說:“師兄,你選的代表很好,令親的確佛學知識淵博,我認輸了!這桌八碗八的席面費用,有我付給。”
飯后,崔五回西關了。寶壇寺老方丈在想,今天作詩啞云,只見他二人三伸兩摸地,我表親竟贏了她。自己在一旁一點也看不出原因來,要是自己答對準輸無疑了,但為了長知識,我得請教一番。想著走到北京和尚的住屋。二人一談話,北京和尚就說:“想不到令親真是學識淵博,思維力強,如用口云,一定出口成章。”寶壇寺方丈笑著說:“哪里!哪里!不過我對你二人啞云不能理解,您能明確賜教嗎?”北京和尚說:“這不是很明顯嗎?我伸出一個大拇指,是代表一尊古佛;他隨即伸出二指是代表兩位菩薩。”“那你伸出三指是何意?”“我出三指是言三皇治世,他又出五指是代表五帝為君;我拍了拍頭頂意思是頭頂星辰日月,他揉揉懷是答對懷抱花花乾坤;我隨又揉揉眼,意思是眼前來了韓湘子;他不慌不忙捋了一下胡須,意思是陸續又來呂洞賓。這不是對的頂好嗎!這樣速對才思,怎能不叫人佩服呢!”寶壇寺方丈一聽,連聲說:“是的、是的,不錯、不錯。”就退出去了。回到自己屋一想,這事真怪,沒聽說我表弟學過佛學,今天偏偏戰勝了,我得去訪問一番。
北京和尚付款告別后,寶壇寺方丈隨即前往西關肉鋪,找到崔五,談及詩會答對之事,問他表弟:“你是怎么贏的?”崔五說:“啞云咱還外行嗎?出手比碼是咱的日常工作,我有把握贏他。”方丈說:“他出一大拇指是什么意思?”崔五說:“他意思是由一口大豬。”又問:“你伸二指呢?”崔五說:“二指齊出,代表給他兩串錢。”又問:“那么他出三只呢?”崔說:“是表示要價三串。”又問:“你又伸五指是何意?”崔說:“我表示不值三串,撕開半數兩半五百錢。”又問:“他排頭干什么?”崔答:“他想要個頭蹄雜碎。”又問:“你拍懷干哈?”崔答:“我想給他點心肺。”方丈又問:“他揉眼何意?”崔答:“他想要眼下給現款。”又問:“你捋胡須為何?”崔答:“我表示想陸續給他錢,暫不付給現款。表兄,你想想,我整日干這一行,咋能對不上呢!”寶壇寺方丈聽后說:“真是三句話不離本行啊!”走出門后,暗笑道:“荒唐、荒唐、各想各、各說各,三句話不離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