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金龍社區(qū),轄區(qū)老住戶習慣稱為“花園”。在這個老居民區(qū),60歲左右甚至年齡更大的居民,不少人或多或少地會耍上幾招范氏岳飛拳,其中自幼習武的米永清老人不僅癡迷這套拳術(shù),而且立志要將范氏岳家拳傳承下去。10月28日、29日,記者走入花園,探訪米永清與范氏岳家拳的淵源。
花園里的范氏岳家拳
米永清說,根據(jù)相關(guān)文獻記載以及資料顯示,范氏先祖與岳飛同為相州人(即現(xiàn)在的河南湯陰),跟隨岳飛抗金多年,并隨岳飛學習了岳家拳和岳家槍。范氏先祖將早年深得岳飛真?zhèn)鞯娜ā尫ㄟM行了進一步完善和改進,將其他武術(shù)流派的優(yōu)點融入了其中,這就成了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范氏岳家拳和岳家槍。
范氏先祖的后人遷至新鄉(xiāng)后,范氏岳家拳和岳家槍也隨著傳入了新鄉(xiāng)。之后在新鄉(xiāng),花園千佛堂李家、楊崗、東牧村及西牧村,分別都有岳家拳和岳家槍的傳人,花園成為范氏岳家拳傳承地之一。至今,范氏后人也有人在鳳泉區(qū)教此套拳法和槍法。
千佛堂李姓家族中,有一部分人學習范氏岳家拳和岳家槍,同在花園居住的郝紹富、程殿富、馬景云等也是范氏岳家拳和岳家槍的傳人。一時間,習武之風,在花園相當盛行,以至這里有“喝了花園水,都會伸伸腿兒”的說法。
米永清與萬文法、牛玉祥、劉興山是師兄弟,他們家的幾代人都生活在花園。米永清說,在花園,如今這里60歲以上的老住戶,都或多或少能練幾招。
他七八歲就拜師學藝
60歲出頭的米永清,1.8米的個頭,雖然頭發(fā)已經(jīng)花白,但精神矍鑠,身姿矯健。父輩對武術(shù)的喜愛,將米永清帶上了習武之路。
自幼,米永清跟著父親學一些范氏岳家拳和岳家槍的招式。為了系統(tǒng)地學習范氏岳家拳和岳家槍,他在七八歲時就開始了拜師習武之路。范氏岳家拳和岳家槍分拳、刀、槍、劍、棍等多種技法。為此,他在習武之路上,也拜了多名老師。
首先,父親讓他拜師郝紹富,學習范氏岳家拳。后來,他又跟著老師程殿富學習器械的技法。再后來,他跟著擅長大刀的老師馬景云學習刀法。
想起拜師學藝路上的艱辛,米永清至今記憶猶新。那時,老師們都做著生意,沒有那么多空閑時間教授徒弟。他和師兄弟們半夜里到衛(wèi)河南側(cè)的北關(guān)街將老師接到家。那時候,沒有路燈,他們有的提著燈籠照明,有的幫著推車,還有的搬凳子,唯恐照顧不周。程殿富老師沒有孩子,每次米永清去接老師,都要先看水缸里有沒有水,地需不需要掃。